风禾知道家里要盖新房了之后,也会时不时去干涸的河边捡一些鹅卵石回来。
打地基等地方都能用到。
她人小,背不动太大的石头,就捡小块的。
本来还算平静悠闲的日子,被师徒俩过得忙得飞起。
就连赵三斤都忍不住感慨,自己是找了个什么样的徒弟回来。
回想这些年的生活,自己忙碌的原因,好像都是因为风禾。
不管是攒钱还是盖房,都是徒弟的需要,在不知不觉中鞭策自己前行。
不然她可是和周雪堂一样懒的人!
这哪是找了个徒弟,更像是找了个祖宗。
不禁起了坏心思。
接连怂恿周雪堂去收个徒弟,享受和她一样的“天伦之乐”。
弄得周雪堂烦得不行。
好消息是,姜种的发芽情况比风禾想象中的要好些。
只过了两天,水培的那批姜种便长出了白色的芽点和根部。
五天左右,根部就长到一根指头长了。
坏消息是,那苏叶果油漆的耐用性太差,被融掉了一些。
有一部分竹桶的表面和姜发生了接触。
不知道是油漆的影响,还是竹子的影响,总之,灵姜出现了根部坏死的情况。
看来以后要么得寻找更防水防粘的涂料,要么只能用金属容器进行催芽了。
可惜的是,这里没有塑料制品。
或许有可以代替塑料的其他材料,但不是现在的风禾能买得起的。
没有等另外一批姜种出芽。
风禾先将坏死了的姜种处理掉,接着,把好的那部分分成两批种了下去。
一批种在荫蔽的垄上,一批种在向阳的垄上。
种姜倒是简单,在垄上浅浅挖一个小坑,放入姜种,覆盖上土就行了。
按理说,要想姜的成活率更高,长得更茁壮,底部还应该施上些底肥,表面覆盖上一层有机肥才是。
奈何除了草木灰、农家肥,这里的人好像没什么使用肥料的习惯。
市面上也没卖成熟的化肥。
想想也是,就算后世种植环境那么成熟的情况下,化肥也得在十九世纪才被发明出来呢。
风禾找了个赵父的小本本,依次在本上记下种植的时间、变量、数量等,以后好做参照和研究。
赵三斤在旁边看的啧啧称奇。
先不论往后的产量如何,就这小架势,这小态度,谁看了不感叹一句。
不愧是她赵三斤的徒弟!
然而,赵三斤刚和昌福得瑟完没多久,便看到风禾在家门口不远的地方,堆起了两个大木箱。
将平常不用的烂菜叶、鸡骨头、内脏、泥土等东西堆了上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路过时能闻到散发出阵阵臭味。
这小妮子还不让她丢,说这是什么有机肥料,能让她的姜加速生长。
虽然种植师干的是种地的活,但因为修仙者这一层身份在,多多少少还是觉得自己和凡人有所不同的。
这种不讲卫生、脏污的事儿,赵三斤是万万不会去碰的。
偏生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徒弟,赵三斤只能在心中大呼倒霉。
反观风禾,丝毫没有修仙者的自觉。
在她心中,自己这辈子的职业,就是一个会点法术的农民。
种地不得需要堆肥嘛。
昌福和周雪堂两兄弟一面好笑,一面也是为了表示对自家师侄的“支持”。
日常有什么不用的厨余垃圾,也会特意拎到这边的两个箱子里丢。
赵三斤见一次撵一次,搞得自家就好像专门扔垃圾的地方似的。
剩下土培的那些姜种,出芽的时间更慢一些。
按照风禾的观察和预测,大概二十五天到三十天才能出芽。
四十天才能栽下地。
和水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等姜种出芽的这段时间,师徒俩也没闲着。
家里盖房这件事正式开工。
要动赵父留下的这间小院,赵三斤还真有些舍不得。
但家里确确实实也摆不开身了。
师徒俩一合计,近来手头还算宽裕。
除了木头、石头等自己准备,手中的钱足够买盖房的其他材料了。
遂打算一次性盖两间房出来。
一间用作风禾的试验间,堆放些杂物。
一间用来做客房,以备不时之需。
虽然赵家日常也没什么人会来做客留宿……
除此之外,院子里原本就有的水井,也得通一通,清理一下。
这井也是赵父赵母还在时打下的。
那时素芳谷还没有火焰虎的存在,日常饮水并不受影响。
为了让自己家人的生活更方便,也为了让赵母不用花大力气去河边挑水,赵父特意请人打了这口井。
里面出的井水,冬暖夏凉,味道回甘,是赵三斤难忘的回忆。
风禾来后,还有幸喝过几回,只是后面这井受到火焰虎的影响,慢慢干涸了。
如今,里面堆满了干裂的淤泥,还有枯枝烂叶。
眼见着水源会慢慢恢复,也该把它通一通。
往后做饭,做菜,浇花水等,便可以使用这井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素芳谷小哑仙种田实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素芳谷小哑仙种田实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