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德阳殿。
琅琊大捷的军报与后续详细的损失统计、技术分析报告,几乎是前后脚送到了姬延的案头。殿内气氛凝重,没有了往常大胜后的喜悦。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甸甸的压抑。
姬延端坐于御座之上,面容平静,但手指无意识敲击扶手的细微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仔细看完了王翦的军报、程邈的技术分析以及黑冰台关于骨牌和核心部件失窃的密报,久久不语。
下方,苏厉、程邈(已从琅琊快马返回)、王翦(军报代呈)、蒙恬(军报代呈)以及新任的兵部、工部尚书等重臣肃立,皆屏息凝神。
“四千七百将士血染城垣,上万百姓罹难,琅琊城近乎半毁……”姬延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敲在每个人心上,“这,便是我们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大捷’。”
他抬起眼,目光如冷电般扫过群臣:“朕要听的,不是捷报,是教训!是应对之策!”
苏厉率先出列,苍老的面容上带着沉痛:“陛下,此战暴露我朝三大弊端。其一,海防观念陈旧,重陆轻海,水师孱弱,只能被动挨打;其二,对敌认知不足,对其火器、战法、乃至背后势力,几近无知;其三,沿海各郡联络不畅,预警迟缓,救援不力,致使琅琊孤军苦战,损失惨重。”
“老臣所言,句句戳心。”姬延颔首,目光转向程邈,“程卿,那‘赤焰龙车’与失窃之物,有何结论?”
程邈踏步而出,语气肯定:“陛下,臣已可断定,此次来袭之敌,绝非寻常海盗流寇,亦非倭地那些散兵游勇所能驱使。其战船设计、火油配方、尤其是那‘赤焰龙车’的精巧结构与铸造工艺,绝非蛮荒之地所能拥有。背后必有精通格物、工械,且拥有相当规模工匠团体和资源的势力支持。那失窃的核心部件,更是证明有第三方势力潜伏暗处,觊觎此等技术。其志非小!”
“至于那骨牌,”程邈继续道,“黑冰台初步研判,其纹饰风格,与海外流传的‘出云’国某些古老祭祀图腾有相似之处,但更为复杂精炼。臣推测,即便不是‘出云’国官方所为,也必是其国内某个极具实力的军阀或秘密组织。”
“出云……”姬延轻轻咀嚼着这个名字,眼神深邃,“一个我们知之甚少的海外岛国,竟能研制出如此利器,并远渡重洋来犯。是朕,小觑了天下。”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舆图前,目光落在漫长的海岸线上。
“被动防守,修补城墙,加固烽燧,乃取死之道。敌人来自海上,其机动远胜于我,今日打琅琊,明日便可袭会稽,后日又能扰胶东。我堂堂大周,万里海疆,难道要处处设防,疲于奔命吗?”
他猛地转身,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守江必守淮,御海必制海!朕要的,不是一道被动挨打的海岸防线,而是一支能够主动出击、犁庭扫穴的强大水师!一个能够将战火阻于国门之外,甚至燃到敌人老巢去的海上长城!”
“陛下圣明!”王翦(通过军报已领会意图)、蒙恬等将领眼中爆发出精光。他们都是战略大家,自然明白掌握主动权的重要性。
“然,建设强大水师,非一日之功。”工部尚书面露难色,“大型战舰营造,耗费巨大,工时漫长,且需精通水战的将领士卒……”
“所以,便要因噎废食吗?”姬延打断他,语气转冷,“敌人会给朕十年八年的时间,慢慢造船练水兵吗?”
他走回御座,目光锐利:“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苏相。”
“老臣在。”
“即刻拟旨:一,成立‘靖海司’,总揽一切海防、水师、造船、海贸事宜,由你暂领,程邈副之,有权调动沿海各郡资源,遇紧急军务,可先斩后奏!”
“二,征调全国,尤其是旧楚、旧齐之地所有精通造船、水战的工匠、水手,集中至琅琊、会稽、番禺三大造船工坊。授予程邈全权,可调用将作监、大匠院一切资源,参照俘获的海寇船只和‘赤焰龙车’残骸,集中力量,研制新式战舰与克敌火器!朕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三个月内,朕要看到可用的新船图纸和改良火器!一年内,朕要看到一支初具规模的新式水师!”
“三,擢升武承为靖海将军,总领新式水师编练事宜。命其伤愈后,即刻赴任。另,从北军、南军中,遴选精通弓弩、格斗、意志坚定的精锐士卒,转为水师陆战之士,由蒙恬负责操练!”
“四,开放沿海市舶司,鼓励海商,许以重利,但其船只须登记造册,必要时服从征调。同时,借海商之力,广泛收集海外诸国,尤其是‘出云’国之情报,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兵力部署,朕都要知道!”
一道道命令,如同疾风骤雨,精准而高效。不再是被动应对,而是从制度、人才、技术、情报、经济多个层面,主动构建一套全新的海防体系。其魄力之大,决心之坚,令殿内众臣无不心潮澎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统一了战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统一了战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