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府衙的议事厅内,烛火通明。谢九渊身着玄色劲装,腰间佩剑,正站在舆图前,神情肃穆地部署着行动。舆图上,苏州府的位置被红笔圈出,平南王的秘密庄园——“静心园”,被标注得格外醒目。
“秦风,你率三千东厂番子,即刻出发,包围静心园,切记围而不打。”谢九渊的手指落在“静心园”上,语气坚定,“静心园四周有护城河环绕,易守难攻,硬拼只会徒增伤亡。你只需派重兵封锁所有出入口,切断园内的水粮供应,同时在园外竖起告示,告知园内侍卫,凡主动投降者,既往不咎;若顽抗到底,待平南王伏法后,一律按谋逆罪论处。”
“是,督主!”秦风躬身领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知道,这是执行沈静姝策略的关键一步,只要成功包围静心园,就能逼迫三藩做出选择,从而彻底打破江南的僵局。
谢九渊又看向一旁的江南按察使周大人:“周大人,你即刻率领扬州府衙的衙役,接管苏州府的治安,同时张贴告示,安抚民心,称此次行动只为追缴贪墨赃银,与百姓无关,让百姓不必惊慌。另外,密切关注苏州府内士族的动向,若有异动,立刻禀报。”
“下官遵命!”周大人连忙躬身应道。他原本对谢九渊的行动还有些疑虑,但在看到前几日士族倒戈、三藩分裂的局面后,对谢九渊和皇后的谋略彻底信服,此刻已是全心全力配合。
“还有,”谢九渊补充道,“派往平西王与平北王属地的密探,务必密切监视他们的动向。一旦他们有出兵的迹象,立刻快马回报。同时,再派一名心腹,携带我的奏折,即刻前往京城,向陛下禀报此事,说明我包围静心园的缘由,是为了追缴贪墨赃银,并非擅自对藩王用兵。”
所有部署完毕,秦风与周大人立刻起身离去,议事厅内只剩下谢九渊一人。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接下来的几日,将是最煎熬的时刻。平南王会如何选择?平西王与平北王会出兵相助,还是坐视不理?太后会不会在京城暗中作梗?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
但他心中有底。沈静姝在密信中早已分析过,平南王势单力薄,必定会向另外两藩求援;而平西王与平北王,若出兵相助,则坐实了“勾结谋逆”的罪名,朝廷可名正言顺地派兵镇压;若不出兵,则平南王必败,朝廷可顺势接管苏州府,扩大在江南的掌控力。无论他们如何选择,对朝廷而言,都是有利的。
果然,不出沈静姝所料,静心园被围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平西王与平北王的耳中。
平西王的王府内,灯火通明。平西王赵钰焦躁地在书房内踱步,手中紧握着平南王派人送来的求救信。信中,平南王言辞恳切,请求他与平北王出兵相助,共抗谢九渊,否则一旦他兵败,下一个遭殃的就是他们。
“父王,我们不能出兵!”世子赵弘站在一旁,语气坚定地劝阻,“谢九渊此举,明面上是追缴赃银,实则是设下的圈套。我们若出兵,就等于承认与平南王勾结谋逆,朝廷正好有借口派兵镇压我们。到时候,我们不仅救不了平南王,反而会引火烧身。”
赵钰停下脚步,眉头紧锁:“可我们与平南王有盟约,若坐视不理,他日朝廷收拾完平南王,必定会对我们下手。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你不懂吗?”
“父王,盟约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赵弘冷静地分析,“当初我们与平南王结盟,是为了共同对抗朝廷,瓜分江南的利益。可如今,谢九渊已经分化了我们的同盟,靖王残部对我们虎视眈眈,江南士族又倒向了朝廷,我们的实力大不如前。此时出兵,胜算渺茫,反而会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如坐视不理,让谢九渊除掉平南王。平南王死后,他的属地苏州府必定会被朝廷接管,谢九渊的注意力也会集中在清理苏州府的漕运弊政上,短期内不会对我们动手。我们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巩固自己的属地,积蓄力量,日后再图大计。”
赵钰沉默了。他知道儿子说得有道理,但心中又有些不甘。他与平南王共事多年,虽有利益纷争,但也算是盟友。如今盟友有难,他却坐视不理,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就在这时,心腹谋士走进书房,躬身道:“王爷,刚刚收到密报,靖王残部已经在我们的属地边界集结,似乎有异动。另外,谢九渊派来的密探还在散布消息,称王爷您与平南王勾结,意图谋反。”
赵钰心中一惊,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最怕的就是靖王残部趁机发难,如今果然应验了。他知道,此时他已没有选择,若再出兵相助平南王,必定会腹背受敌。
“传我的命令,紧闭城门,加强边境戒备,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兵。”赵钰咬了咬牙,做出了决定,“至于平南王的求救,就说我们属地内出现叛乱,无法分兵相助,让他自求多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工具贵妃,转身投入九千岁怀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成工具贵妃,转身投入九千岁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