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便到了二月十一,惊蛰节气。
正是:悠然细雨润青山,回暖惊蛰陌野还。
垄上虫声今又起,醉魂春色落人间。
春雷初鸣,惊醒蛰伏的昆虫,万物复苏,正是一年农事开始的关键时候。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在谢玲儿的悉心医治下,秦洛的脚伤已大好,虽说还未完全康复,但已能缓慢行走,伤势恢复之快,连谢玲儿都不禁啧啧称奇。
只是,身体上的伤痛逐渐痊愈,秦洛心中的结却越来越难解。
他好几次想找机会,跟宋倩坦诚地聊聊他和沈青河的事,可每次看到宋倩那柔弱无助、满心依赖他的模样,到嘴边的话又总是咽了回去。
也正因如此,他和沈青河之间仿佛横亘着一层无形的隔阂,每次见面只是匆匆点头示意,气氛尴尬又微妙,再没有在地穴时的那份默契与坦然。
这一日,天刚破晓,空气中还透着惊蛰时节独有的微寒与湿润,山谷里却已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沈青河早已换上一身利落的短打衣衫,指挥着谷中的青壮年和妇孺,展开大规模的农田开垦。
她站在一处高坡上,目光扫过眼前广袤的土地,声音清晰有力地喊道:“惊蛰锄头响,庄稼不能忘!”
“如今谷外兵荒马乱,咱们更得自给自足,把饭碗紧紧端在自己手中!我打算今年务必将谷中的良田扩展到五万亩!只有这样,才能粮仓充盈,不怕外界动荡!”
众人听了,士气大振,群情激昂。
在沈青河的调度下,垦拓井然有序:
她依据《百匠田园录》中“水脉寻低处,导引顺其势” 的法则,指挥青壮们依据地势高低,勘定挖掘灌溉渠网的最佳路线,确保活水能自然流灌大部分田亩。
她指着一处正在奋力破土的犁具,对几位老农道:“书中‘犁铧辨土性,深耕不断根’,我等可试着将犁头角度稍作调整,仿效书中所绘‘曲辕深耕犁’,或能省力且翻土更深。”
众人尝试后,果然效率大增。
对于不同性质的土壤,她参考书中“辨土色,识肥瘠,因土种植,各得其宜” 的篇章,指导大家分区规划,或种植耐旱作物,或先行堆肥改良,力求地尽其用。
沈青河卷起衣袖,步入新翻的泥垄之间,俯身抓起一把泥土,仔细捻搓查看湿度,并不时对照《百匠田园录》上的图文,向围拢过来的谷民讲解:“大家看,此等墒情,正合书中所言‘握土成团,落地微散’之象,最是适宜播种。”
阳光下,她手持书卷、奔走田间的身影,仿佛与这片蓬勃的土地融为一体。
秦洛拄着拐杖,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看着沈青河在阳光下忙碌而充满活力的身影,看她指挥若定,眼中闪烁着光芒。
再想到自己因为感情纠葛而优柔寡断、迟迟不决的懦弱模样,他心中愈发五味杂陈,敬佩与愧疚交织在一起。
宋倩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心思并不迟钝,秦洛近日的欲言又止和躲躲闪闪,她早就察觉到了。
而自己似乎事事都只能依靠他人,一种难以言说的自卑悄然在心底滋生……
午时刚过,春日的暖阳透过窗棂,洒在略显清冷的房间里。
宋倩独自坐在窗前,虽然看不见,但能感受到光线带来的温度,还有心中那日益强烈的不安与盘算。
她轻声对身旁的何大婶说:“大婶,去请玲儿妹妹过来一趟,就说奴家有要事与她商量。”
何大婶点头应允,转身便出了房门……
没过多久,谢玲儿就走进来,脸上带着关切和一丝疑惑:“倩儿姐姐,你找奴家呀?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宋倩示意她坐到身边,握住她的手,还没说话,却先叹了口气:“玲儿妹妹,咱们姐妹之间就不说见外的话了。”
“前些日子跟你提的那件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她语气轻柔,“姐姐想着,就这几天,找个机会跟夫君好好说一说,把你们的事情给定下来。”
在宋倩的认知里,谢玲儿性情温柔,医术精湛,而且何大婶多次夸赞她有“倾国倾城之貌,是世间难得的绝世佳人”。
这样近乎完美的女子,既能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秦洛,又因为和自己关系好而容易掌控,无疑是和自己作为“姐妹”一同侍奉夫君的最佳人选,几乎就像是她的延伸和影子。
然而,谢玲儿听了这话,不但没有面露欣喜,反而眼圈一下子红了,泪水像断线的珠子般滚落。
她声音哽咽,满是委屈:“姐姐!我的好姐姐!这件事……这件事千万不能再提了!”
她抽泣着,终于把压抑许久的话吐露出来:“秦大哥……秦大哥他心里喜欢的根本不是奴家!奴家看得真真切切!”
“自从他们从地穴回来,秦大哥看青河姐姐的眼神……那完全不一样!充满了奴家从来没见过的光亮和情意……他喜欢的是青河姐姐啊!姐姐难道一点都没察觉到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宋女粮官:我靠种田喂饱岳家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宋女粮官:我靠种田喂饱岳家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