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晨光初照,山谷里已然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沈青河站在闸口旁的巨石上,指挥着众人……
她将千余人分成了三队:
三百名壮汉袒露着上身,干劲十足地拿起铁锹和镐头,沿着闸口两侧奋力挖掘深沟。
秦洛手持丈杆,每见沟深挖一尺,便指挥众人把碗口粗的松木桩打入渠壁。这些木桩交错排列,形如鱼骨,紧紧地锁住了松软的泥土。
汗水顺着秦洛的脊背不住滚落,在晨光的映照下,泛出古铜色的光泽。
五百名妇孺排成一条长龙,竹篮和藤筐在他们手中快速传递。
谢玲儿站在泥堆旁边,轻轻捻起一块腐泥,仔细辨认其中蠕动的虫卵,神色冷峻地说道:“这泥带有瘟气,不能留!”
于是,她立刻命人往泥里掺入生石灰。
泥块碰到石灰,“嗤嗤”作响,顿时腾起刺鼻的白烟,随后这些泥被运到远处的深坑掩埋。
张木匠带着两百名匠人,用粗麻绳吊起断裂的闸板。
铁柱光着上身,奋力鼓风,炉火中舌焰吞吐,将废铁熔化成赤红的铁水,缓缓浇入砂模。
“当心‘牙石’!”铁柱一声大喝,匠人们听到后,齐刷刷地往后退。只见闸槽里暗藏的尖石机关“咔”地一下弹起,却扑了个空。
随着日头渐渐升高,谷中弥漫起泥土与铁水混合的腥气。
壮汉们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妇孺们交头接耳的低语声、匠人们有节奏的锤击声,在山谷中交织成一片。
众人的汗水湿透了衣背,又被烈日烤干,留下一圈圈白霜似的盐渍。
沈青河一直站在巨石上,眸光锐利如刃。
导流沟如同蜿蜒的长蛇,逐渐将主河道的水流分引到两侧。
随着水位缓缓下降,闸底的青石板慢慢显露出来。
石板上阴刻的“天宝七年造”五个字,在阳光下散发着冷冽的光,仿佛将几百年的时光在此刻瞬间劈开。
闸口的尖角处,淤泥板结得如同铁块一般坚硬,铁锹凿上去竟然迸出火星。
秦洛见状,毫不犹豫地赤膊上阵,带领十名壮汉采用“火攻水激”的方法来打破僵局。
他们先用铁盆装上炭火,放在淤泥之上,火舌肆意舔舐,泥块“噼啪”作响,开始爆裂。
紧接着,木桶里的水泼下,“嗤”的一声,蒸汽瞬间腾起,泥表面像蛛网一样龟裂开来。
众人齐声大喝“起!”,声浪震得岩壁上的尘土簌簌落下,淤泥终于开始松动。
每清理出一块淤泥,就有人兴奋地高喊一声,号子声在山谷中久久回荡,仿佛穿越时空,与唐代的工匠隔空呼应。
申时,闸门的全貌终于完全展露出来。
张木匠发现了唐代工匠设计的精妙之处——闸板内侧暗藏着“龙鳞槽”,凹槽如同鱼鳞般层层叠叠。
槽中残留的桐油虽然已经干涸,但仍能依稀辨认出当年滑车启闭的痕迹。
张铁匠依照原样,用青铜仿制滑轮,把麻绳套在索道上,众人齐心协力拉拽。锈蚀了千年的闸门发出“嘎吱”一声沉闷的响声,竟然缓缓抬升了三寸!
“再加把劲!”秦洛挽起绳索,麻绳深深地勒进掌心,血丝慢慢渗出。
就在这时,闸底淤泥中突然窜出数十条盲蛇,灰白色的鳞片闪烁着瘆人的光,吓得众人连忙往后退。
秦洛反应迅速,剑光连闪,如同银虹掠地,瞬间将盲蛇斩于剑下。
张木匠大声喊道:“别慌!这是‘守闸蛇’,专门吃腐物。它们现身,说明水道马上就要通了!”
夕阳西沉之际,最后一块淤泥被成功铲除。
暗河积蓄了几百年的水力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水流如同银龙一般奔腾而出,冲过闸口,直泻下游。
岸上顿时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许多人激动得跪地痛哭。
这条沉睡了几百年的唐代水道,在今日终于重见天日,百花谷的航运之忧,也自此彻底解除。
……
翌日清晨,密道里的暗河水位已降至腰际。
密室入口的青铜门半掩于岩壁,门环睚眦兽首的双眼泛着幽绿锈斑,仿佛在嘲弄众人的徒劳。
沈青河涉水上前,只见门上阴刻的九宫纹,纹路暗合“洛书”之数,中央天枢位嵌着一块可旋转的八卦盘,盘面“乾、坤、震、巽”等卦象已被水蚀得模糊不清。
“需按九宫次序转动八卦盘。”赵无哲指着那八卦盘,“唐制机关‘九宫锁’以‘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为基,但……”
话音未落,他已按此口诀转动八卦盘。盘轴“咔咔”作响,青铜门却纹丝不动。
沈青河凝神细察,发现八卦盘边缘另有细如发丝的刻度,竟是“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双重嵌套!
“我明白了!”她突然拔下银簪,以簪尖拨动盘外圈的“离卦”,“唐代水工擅‘水火相济’之术,需先定离火之位,再循‘河图’生克……”
随着她的拨动,八卦盘发出“铮”的一声清鸣,但门内随即传来机栝空转的闷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宋女粮官:我靠种田喂饱岳家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宋女粮官:我靠种田喂饱岳家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