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一起,无论是大隋,还是生民军,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抽身。
而这,就是各方势力入局的最佳时机。
三月,大战初起之际,宋缺信守承诺,孤身潜入济州,为独尊堡背后的势力寻找师妃暄的踪迹。
双方本就是盟友的关系,哪怕因为生民军站在世家对立面,和宋缺有所嫌隙,但生民军起步阶段宋家的帮助不假,带走一个人还是不成问题。
何况现在的师妃暄,已学会了思考。
得益于慈航静斋灌输的大爱世人的思想,师妃暄在生民军治下的历程中,有秦川刻意的引导,不知不觉就发现世界的真实,与以往师傅的教导大不相同。
宋缺救走的这位圣女,算是初步走在了普渡世人的正路上。
就是不知这一去,是慈航静斋浴火重生,还是师妃暄再次被洗脑。
窦建德回归河北,召集一众还愿意追随的老兄弟,直奔关中与晋地接壤的吕梁山脉而去。他要在那里,再起义军,征伐关中。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潜意识里,在济州学习许久的窦建德,不愿与生民军为敌。
至少,在他壮大到远超以往的自己之前,不会与之为敌。
......
南阳。
朱灿死后,伍云召回归故土,召集旧部,再战山河。
此时,生民军与大隋激战正酣。
伍云召又一次竖起义军旗帜。
即使时隔十数年,南阳依旧有伍云召旧部前来投靠,加上收拢朱灿残部,麾下义军壮大得很快。
四月,在南阳和荆襄一带最高统帅张须陀尚未反应过来之际,伍云召占据南阳关,暂时封锁了洛阳与南阳的联系。
张须陀调大军镇压。
伍云召则是将岳父李子通和两个义弟伍天锡和雄阔海分出,四路出击,令张须陀疲于奔命,首尾不能兼顾。
不久后,伍云召的信使与关中李家军接上头,接引翻越秦岭的 李家军,顺着伏牛山进入南阳郡境内。
荆襄一带盘踞的四大寇亦趁机肆虐,攻打竟陵城。
......
确定两大势力大战得难解难分后,关中李家终于按耐不住,全面出击。
李世民率军三万翻过秦岭,入南阳作战,伺机牵制张须陀和洛阳杨玄感所部。
李秀宁和柴绍领兵十万南下入蜀,意图收复蜀地,虎视荆襄。
李建成和李元霸则尽起三十万主力,兵出陇右,与驻守西域的齐王杨暕决战,定下西域归属。
唯独李元吉,受命领兵五万攻潼关。
李家内部,分歧初显。
得到各地世家的支持,关中各地不仅迅速恢复秩序,李家的力量也是迅速膨胀。不到一年,已有近六十万大军。
域外诸国,亦是蠢蠢欲动。
尤其是西突厥,磨刀霍霍,随时准备收回东突厥故地,独霸草原。
......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南阳大乱,洛阳杨玄感不得不分兵南下,打破南阳关,驰援张须陀。
黄河沿线的王世充麾下大军,抽调大半去邯郸和泽州支援裴氏父子。他唯一的任务,就是为魏文通守住退路,保住黄河防线不失。
杨玄感调大军协助王世充驻守黄河沿线后,已无力支援潼关,只能相信潼关驻守的李靖,可以挡住李元吉。
如今的洛阳城,十五万大军经过轮番抽调仅剩五万,不可轻动。
局势,似乎已经倾向于关中李家。
可,世事又岂能尽如人意。
五月底,李元吉刚到潼关,堪堪扎下营寨。
当夜,蓄势待发的李靖率领全军从潼关杀出,趁着夜色大破李元吉。
李靖顺着李元吉的逃生道路一路追击,杀入关中,直扑长安,威胁李家攻打西域的主力回援。
在吕梁山脉招兵买马的窦建德见有机可乘,与刘黑闼兵分两路,一南一北打进关中,两人目标明确,不为城池,就是寻找被世家大族隐匿在城外的人口和钱财。
关中精锐全出,余下的守军困守城池尚且不足,根本无力还击,只能任凭三路大军横冲直撞。
尤其是李靖,虽然个人战力不算顶尖,展现的兵法造诣却是令关中大军胆寒。
无奈的李渊,只能亲自上阵。
......
六月初六,秦叔宝阵前突破,正式踏入绝世猛将行列。并以大内第一高手木易的头颅作为开门红,一战擒拿尚师徒,大破隋军。
宇文化及见势不妙,抢先逃走。唐璧紧随其后。
失去指挥的隋军大乱,大战不到半日,彻底溃败。
趁着胜利,生民军一路横推,前锋一日即抵江都城外六十里。
隋帝杨广可没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决绝,大军溃败的第一时间,就在逃回江都的宇文化及护送下,遁走建业。
江都城则由同样从战场上撤回的唐璧领军死守。
待生民军打扫战场,理清五万俘虏时,已是三日过去。
宇文成都早已脱离战场,随帝驾离去。
唯一能抵挡秦真和秦叔宝叔侄的高手不在战场,饶是生民军鏖战三月,疲惫不堪。唐璧依旧不敢出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斗战万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斗战万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