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的老娘和妹妹被赵铁鹰“请”到城外一处隐秘农庄的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贡院那看似密不透风的高墙内,激起了李四心中惊涛骇浪。
他本就是个小人物,因一时贪念,被王通判那边的人用重金和威胁拿捏,才胆大包天做出了调换考卷之事。事发后,他虽得了部分钱财,却也终日惶惶,生怕东窗事发。此刻听闻唯一的亲人被“请走”,他瞬间魂飞魄散,哪里还顾得上什么钱财富贵,满脑子只剩下老母和妹妹的安危。
就在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贡院分配给书吏的狭窄居所内团团转时,一张卷成细棍、裹着石子的纸条,被人从窗缝精准地弹了进来。
李四吓了一跳,慌忙捡起,展开一看,上面只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小字:“若要娘妹平安,今夜子时,废井旁一见。独来。”
没有落款,语气冰冷。李四的心脏几乎要跳出嗓子眼。他知道,这是冲他来的!对方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纸条送进来,必然在贡院也有眼线!
恐惧和担忧压倒了一切。子时,贡院内一片死寂,只有巡夜差役规律的脚步声偶尔响起。李四趁着换岗的空隙,如同鬼魅般溜到了后院那口早已废弃的枯井旁。
月光被乌云遮挡,四下昏暗。一个高大的黑影如同融入夜色的石雕,早已等在那里,正是赵铁鹰。
“你……你是谁?我娘和我妹妹呢?”李四声音颤抖,双腿发软。
赵铁鹰转过身,冰冷的眼神在夜色中如同两点寒星,他没有回答李四的问题,而是直接抛出一个布包,落在李四脚边。布包散开,里面是一只他妹妹常年佩戴的、再熟悉不过的旧银镯。
“她们暂时很安全。”赵铁鹰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压迫感,“但她们的安危,取决于你接下来的选择。”
李四看到那银镯,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好汉饶命!好汉饶命啊!小的……小的一时糊涂,是被逼的!是王通判府上的周师爷,他……他找到我,用债务和我全家性命威胁我,让我……让我在分发考卷时,将地字柒叁号考生的策论卷换成他们准备好的那一份……”
地字柒叁号,正是林砚的考号!
“他们给你的原题考卷呢?”赵铁鹰追问。
“在……在我床铺下的砖缝里藏着……我没敢毁掉……”李四为了自保,早已留了后手。
“那假题的来源?”
“是……是周师爷给我的,他说是从王家老爷书房里的一本前朝盐政杂录里抄录的……”
人证(李四),物证(原题考卷、假题来源),动机(债务威胁、钱财利诱),链条瞬间清晰完整!
赵铁鹰心中大定,面上依旧冰冷:“想让你娘和妹妹活命,就按我说的做……”
次日,贡院阅卷仍在紧张进行。林砚那份针对假题写出的“安全”答卷,果然被一位与王通判交好的副考官阅后,批了个“文理平庸,立意不明,下下”,直接丢入了落卷堆中。若无意外,林砚此次州试,已然名落孙山。
然而,就在这天下午,一份由廪生张文远亲自递呈,并附有致仕老翰林陈望之名帖的“考生陈情状”,被直接送到了本次州试的主考官,杭州知府赵文渊的案头。
状纸中,张文远以自身功名和清誉为保,严正指控有考生林砚(地字柒叁号)在策论考试中遭遇考题恶意调换,并附上了林砚默写出的假题原文,以及他本人关于此题乃科举大忌、绝无可能出现在正式考卷中的严正说明。同时,状纸隐晦提及,此案可能涉及贡院内部官吏与外部势力勾结,请求知府大人为寒门学子主持公道,彻查此案!
赵文渊看到这份状纸,又见到陈望之的名帖,心中顿时一惊。科举舞弊乃朝廷重罪,一旦坐实,他这主考官也难辞其咎!尤其是牵扯到王通判(他虽不知具体,但张文远状纸中指向明确),更是敏感!
他不敢怠慢,立刻下令暂停相关考卷的评定,并秘密召见了张文远和陈望之引荐的一位刑名师爷。与此同时,赵铁鹰通过隐秘渠道,将李四的初步口供和藏匿原卷的地点,透露给了赵文渊信任的一位亲随。
人证物证指向明确,赵文渊震怒不已!他一面下令立刻控制书吏李四,提取原卷;一面以商议阅卷事宜为名,请王通判过府一叙。
王通判还不知大祸临头,欣然前往。到了府衙后堂,却见赵文渊面沉如水,张文远与那位刑名师爷也在场,地上还跪着面如死灰、浑身发抖的李四!
“王大人,此人,你可认得?”赵文渊将李四的口供和那份假题抄录,直接推到王通判面前。
王通判只看了一眼,便如遭雷击,脸色瞬间煞白!他万万没想到,事情竟然败露得如此之快!他强作镇定,还想狡辩:“府尊大人,这是……这是从何说起?下官……下官并不认得此人……”
“不认得?”赵文渊冷笑,“那你府上的周师爷,总该认得吧?李四已招供,正是你的周师爷,威逼利诱他调换考生林砚的考卷!这假题,亦是出自你王家书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金算盘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金算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