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宛如仙境般的静虚谷中,清晨的雾气如轻纱般缓缓流淌,将整个山谷装点得如梦似幻。在一条清澈见底、潺潺流淌的小溪边,一块光滑而平整的青石静静地伫立着。
紫萱如同往常一样,端坐在这熟悉的青石之上。她身姿婀娜,一袭淡紫色的衣裙随风轻轻飘动,仿佛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此刻,她的手中正捧着一本古老的《黄帝内经》,书籍的纸张已经微微泛黄,但在透过晨雾洒下的柔和光线照耀下,却散发出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古朴气息。
紫萱那双美丽的眼眸专注地凝视着书页之间,一行行文字如同灵动的音符在她眼前跳跃。她全神贯注地阅读着,脑海中则不停地思索着先前所学过的那些深奥的医道精义。每一个字句都像是一把钥匙,引领着她去开启医学知识宝库中的一扇扇神秘之门;每一段论述都恰似一盏明灯,照亮她在探索医理之路上的前行方向。对于那些尚未完全领悟的医理奥秘,她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和强烈的探寻欲望。
此时的静虚谷中,清新的草木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微风轻拂而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大自然正在演奏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乐。偶尔,几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从远处传来,划破了这片宁静的氛围,更为这片天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在这里,时间似乎也变得缓慢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祥和,让人陶醉其中,忘却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岐伯的身影在蜿蜒的小径上逐渐清晰,他稳步走来,周身仿若带着岁月沉淀的智慧光晕。他的步伐不疾不徐,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着医道的深邃。“紫萱。”岐伯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温和且有力,“昨日我们探究了《汤液醪醴论》,今日,我们一同钻研《素问·玉版论要》,其中的《揆度》《奇恒》之法,蕴含着诊断与治疗疾病的高深学问,还有独特的面诊之法,你定要用心领会。”
紫萱听闻此言,急忙从座位上站起身子,动作迅速却不失优雅端庄。她双手交叠于身前,恭恭敬敬地向着面前的先生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那身姿仿佛一朵盛开的莲花,亭亭玉立又充满了敬意。
此刻,她那双美丽的眼眸中闪烁着如星辰般耀眼的求知光芒,满含期待地望着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先生,急切地开口问道:“先生啊,弟子我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好奇,实在是迫不及待想要聆听您对于《玉版论要》这部经典医书的深刻教诲!特别是其中提到的《揆度》和《奇恒》,它们到底蕴含着怎样令人惊叹不已的神奇法门呢?”
岐伯见状,脸上露出一丝和蔼可亲的微笑,他轻轻点了点头,表示对紫萱这份求学热情的赞许。随后,他缓缓移步到紫萱的身旁,稳稳当当地坐了下来。只见他微微抬起头,将目光投向远处那连绵起伏、雄伟壮观的山峦,眼神深邃而悠远,仿佛穿透了层层云雾,看到了隐藏在背后的奥秘。
过了片刻,岐伯才收回视线,转头看向身边一脸渴求知识的紫萱,声音低沉而温和地开始讲解道:“紫萱啊,这《揆度》和《奇恒》可都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诊断病症的关键方法呀。先说这《揆度》吧,它着重强调的是对病情的衡量以及揣度。医者需要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医学功底,去仔细探究患者身体外在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症状表现,并深入剖析其内在的生理机理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判断出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的发展走向等重要信息。至于《奇恒》嘛,则更侧重于通过对比正常人与患病者之间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从而发现那些隐匿于表象之下的疾病特殊规律。如此一来,便能为治疗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依据啦。”
“先生,这听起来颇为深奥,能否举例详解?”紫萱疑惑地问道,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岐伯面带微笑,语重心长地向众人解释道:“就拿判断疾病的预后来说吧,这其中蕴含着深奥的道理和方法。《揆度》之法乃是一种综合性的考量手段,它需要我们全面地分析患者的诸多方面情况。首先就是脉象,假如有一位患者,他的脉象急促而又杂乱无章,就好似慌乱之中敲响的鼓点一般,完全失去了应有的节奏。这样的脉象往往预示着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再看其面色,如果这位患者的面容呈现出晦暗无光的状态,恰似被一层浓厚的阴霾所笼罩,难以透出一丝光亮,那么便可以推断出他的身体状况已经相当糟糕。不仅如此,若是此人身体极度虚弱,就连开口说话都显得气息微弱,仿佛风中残烛般随时可能熄灭。那么从《揆度》的角度来评判,这种情况下,病情显然比较严重,后续的发展趋势很有可能不容乐观,预后或许并不理想。然而,与之相反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倘若另一位患者的脉象平稳有序,犹如平静的湖面,微风拂过时仅仅泛起微微的涟漪,没有丝毫惊涛骇浪之势。同时,他的面色红润,宛如春日里盛开的娇艳桃花,绽放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各种症状也在逐渐减轻。那么此时,我们便可大致判断此患者的病情正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趋于好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