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萱静静地坐在静虚谷中的一方青石之上,她的双眸紧闭,心神却沉浸在了那奇妙无比的幻象之中。在这场惊心动魄的五脏之争以及最终达成的五脏和平之景里,紫萱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深刻领悟到了五脏与五行之间相互平行、相辅相成的重要关系。
自那日起,紫萱便一头扎进了对这一奥秘的深入探究之中。在这悠悠的静虚谷岁月里,时间似乎变得格外缓慢而悠长,然而对于求知若渴的紫萱来说,每一刻都是如此珍贵。这里就如同一个蕴藏着无穷无尽知识的巨大宝库,等待着她去不断挖掘和探索。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穿透山谷间淡薄的云层,宛如细碎的金子般倾洒而下时,紫萱已然起身,迎着那温暖而柔和的光线,开始一天的学习之旅。她或翻阅古老的典籍,仔细研读其中关于五脏五行的精妙论述;或闭目沉思,将所学的理论与自己的感悟融会贯通;亦或是向谷中的师长请教疑难问题,虚心聆听他们的教诲。
在这段如饥似渴的求学日子里,紫萱忘却了世间的纷扰喧嚣,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当中。她的身影常常出现在静虚谷的各个角落:有时在清幽的溪边,伴着潺潺流水声诵读经文;有时在静谧的树林里,观察草木生长与五脏五行的关联;甚至在夜晚,当明月高悬,繁星点点之时,她依然会点一盏油灯,在微弱的灯光下继续钻研那些深奥难解的学问。
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努力之下,紫萱对于五脏五行的理解愈发深刻,她的医术造诣也随之突飞猛进。而那座神秘的静虚谷,见证了她一步步成长的足迹,成为了她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圣地。
紫萱如往常一样,迈着轻快的步伐,紧紧跟随着岐伯在谷中悠然漫步。一路上,她的脑海中如翻涌的浪潮,不断思索着之前所学的关于人体与自然那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紧密联系。诸多疑问如繁星般在她心中闪烁,终于,她鼓起勇气,打破了片刻的宁静,向身旁的岐伯轻声请教道:“先生,我近来日夜反复揣摩您此前所讲的种种妙理,深深体悟到人体与自然之间的关联犹如浩渺星空中的星河,深邃而又神秘,蕴含着无尽的奥秘。然而,我心中的疑惑却如层层迷雾,愈发浓厚,还望先生能大发慈悲,再为我拨云见日,细细讲解一番。”
岐伯停下脚步,面带和蔼慈祥的微笑,那温和的目光中满是嘉许与鼓励,他微微抬起手,遥指苍穹,缓缓说道:“紫萱,你能有这般深刻的感悟与孜孜不倦的求知疑问,实乃难能可贵。就如同《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六六之节’与‘九九制会’,这二者可是开启天地奥秘之门、确定天度和气数的关键密钥。”
“先生,这天度和气数究竟是什么呢?听起来实在是神秘至极。”紫萱一脸天真无邪的好奇模样,迫不及待地问道。
岐伯仰头,目光深邃地望向那广袤无垠的天际,仿若能看穿宇宙的奥秘,他缓缓开口说道:“天度,乃是用来精准计量日月在浩瀚苍穹中运行轨迹和行程的准则。日,乃阳之精华,每日稳健且有序地运行一度;月,为阴之灵秀,每月的行度则为十三有余。正是在这样精妙的运行机制之下,大月与小月相互交替、巧妙搭配,历经三百六十五个日夜的漫长轮转,便完整地构成了一年。然而,由于月份天数的设置与实际节气的微妙变化并非完全契合,故而便出现了节气的盈余现象。于是,聪慧过人的古人便创造性地发明了闰月的概念,以此来巧妙平衡这一差异。同时,古人以冬至作为岁首的开端,巧妙地运用圭表来精确测量日影的长度,从而精准无误地推算出各个中气的时间节点。随着悠悠岁月的不断流转,日月持续更迭,通过古人一代又一代的不懈积累与深入总结,整个天度的变化规律便如同清晰的画卷,被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眼前,为后世揭示了天文运行的神秘面纱。”
紫萱听得如痴如醉,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惊叹的光芒,不禁由衷感叹道:“古人竟如此聪慧绝伦,能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探寻到这般精妙绝伦的天文规律。那气数又是什么呢?它与我们的生活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岐伯微微颔首,那雪白的胡须随着微风轻轻飘动,他的目光徐徐投向远方那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山林,深情地说道:“气数,乃是标志着世间万物化生的神秘力量。世间的一切生灵,从微小的蝼蚁到参天的巨木,从潺潺的溪流到奔腾的江河,它们的孕育、生长、变化乃至消亡,无一不是在气数的神秘驱动下进行的。从春日里破土而出、充满生机的嫩绿新芽,到夏日中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繁茂草木,再到秋日里金黄灿烂、硕果累累的丰收盛景,直至冬日里静谧蛰伏、休养生息的世间万物,这一切的一切,无一不是气数流转的生动鲜活体现。天属阳,地属阴,阴阳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共同维系着宇宙的平衡与稳定,而这一平衡的微妙变化,也决定着万物的气数流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