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舒菡攥着那册泛黄的“苏记”卷宗,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指节绷出冷硬的弧度。
前几日原本是想去找慕熙瑜商量瑰楼一事,却在一家即将歇业的旧书铺角落,无意间翻到了这册夹在《兵法纪要》里的秘卷。
——封面“苏记”二字用朱砂写就,墨迹似还凝着冷意,内里密密麻麻记着藩国安原近三年的布防异动:
城外密林中新增的暗哨方位、粮仓下暗藏的兵器库入口,甚至标注了几位暗中通敌的将领姓名,落款日期恰是上月,正是安原藩王拒缴岁贡、显露出反意之时。
她连夜挑灯细读,越看心越沉。
那日三位兄长身披铠甲、策马离京的模样还在眼前,父皇临行前“平定藩乱、护我疆土”的嘱托犹在耳畔。
这卷宗里的字字句句,都像一把淬了冰的刀,戳破了安原表面臣服的假象。
第二日天还未亮,她便捧着卷宗等在了养心殿外,寒风吹乱了她的鬓发,却吹不散她眼底的焦灼与坚定。
太监通报时,皇上刚批阅完边关送来的军报,见她一身素衣、手捧卷宗进来,不由蹙眉:
“舒菡?今日怎的这般早?”
秦舒菡双膝跪地,将卷宗高举过头顶,声音带着一丝未平的喘息,却字字清晰:
“父皇,儿臣前几日在西市旧书铺,意外寻得这册‘苏记’卷宗,内里记载的安原布防与异动,恐与我方探得的情报不符,三位兄长此去征战,怕是要遭暗算,请父皇过目!”
皇上接过卷宗,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眼神瞬间沉如寒潭。
待逐页读完,他猛地将卷宗拍在案上,龙颜大怒:
“好一个狼子野心的藩王!竟暗中布防、私藏兵器,妄图负隅顽抗!”
殿内烛火被气流吹动,光影在龙纹御案上乱颤,映得皇上的脸愈发威严凛冽。
秦舒菡伏在地上,轻声道:
“儿臣不敢妄议军政,只是想着三位兄长率部奔赴安原,若不知这些暗防,恐会中了埋伏,损兵折将……”
话未说完,声音已带上几分不易察觉的哽咽。
皇上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怒火,看向她的目光里多了几分赞许与疼惜。
他起身扶起她,指尖拂过卷宗上标注暗哨的墨迹,沉声道:
“多亏你细心,若不是这册卷宗,我朝大军怕是要在安原吃大亏。
舒菡,你救了你的三位哥哥,也护了我朝将士。”
他当即传旨,命兵部即刻根据卷宗调整作战部署,同时快马加鞭给三位皇子送密信,将卷宗里的布防图、暗哨位与通敌将领名单一并誊抄附上。
做完这一切,他看着秦舒菡冻得发红的指尖,温声道:
“天冷,往后莫要这般冒失,有要事可先让太监通报,仔细冻着身子。”
秦舒菡垂眸点头,心里却松了口气。
她仿佛已经看到,三位兄长收到密信后,避开安原的暗坑伏兵,率领大军直捣腹地,待平定藩乱那日,定会身披荣光,如约归京。
密信送至军营时,三位皇子正围着沙盘商议进军路线。
大皇子指尖刚落在安原主城西侧的官道上,帐外便传来斥候急促的脚步声,捧着密封的明黄蜡丸闯了进来:
“殿下!京城急件,皇上亲批!”
三皇子先一步接过来,指尖捻开蜡封,展开信纸时,目光瞬间凝住。
一旁的二皇子见他神色不对,凑过去细看,待扫到“粮仓下藏兵器库”“东林岗有三重暗哨”几行字,握着剑柄的手猛地收紧,剑穗簌簌作响。
大皇子接过信纸与誊抄的布防图,眉头越拧越紧,指腹反复摩挲着“苏记”二字的摹本:
“难怪前几日派去的探马总折在东林岗,原来安原早就布下了死局。”
帐内烛火噼啪作响,映着三人沉肃的脸。
二皇子率先开口,声音里带着压不住的冷意:
“按原计划走西侧官道,正好撞进他们的埋伏。如今有了这布防图,不如反将一军。”
他俯身指向沙盘,指尖点在安原主城后方的一条浅溪:
“此处水流浅,冬日虽结冰,但卷宗里提过,溪底有早年修的暗道,直通主城粮仓——也就是他们的兵器库。”
三皇子眼睛一亮,顺着他的指尖看去:
“二哥是说,我们分兵两路?一路佯装走西侧官道吸引注意力,另一路从暗道绕后,直捣兵器库?”
大皇子颔首,指尖在沙盘上划出两路行军线:
“老二战西道,带三千骑兵,只许败不许胜,把安原的主力都引过去。
老三你熟悉地形,带两千轻装步兵,从暗道走,务必在子时前控制兵器库,放信号弹为号。
我带中军在北坡待命,见信号便率军攻城,内外夹击。”
计议既定,三人即刻调兵。
二皇子当晚便率部拔营,篝火故意烧得旺,马蹄声踏破夜色,声势浩大往西侧官道去。
安原守将果然中计,见大胤军主力来攻,即刻调东林岗的暗哨与主城大半兵力驰援,只留少量守军看守粮仓。
而三皇子带着轻装步兵,借着月色摸到浅溪。
冰层下的暗道狭窄,兵士们弯腰前行,寒气从脚底往上冒,却没人敢出声。
待摸到粮仓下方的暗门,三皇子抬手示意,两名兵士上前,用特制的撬棍悄无声息撬开石门。
门后守兵还未反应过来,便被捂住口鼻拖进暗处,连哼声都没发出。
子时刚过,主城上空突然炸开一枚红色信号弹,在墨色天幕上划出亮眼的弧线。
北坡的大皇子见了信号,当即拔剑:“全军出击!”号角声冲破夜色,中军将士如潮水般涌向主城。
西侧的二皇子听到号角,原本“溃败”的阵型瞬间反转,骑兵们抽出藏在马腹下的长刀,朝着安原军的侧翼猛冲过去。
主城守兵本就兵力空虚,又听闻兵器库被占,顿时乱了阵脚。
大胤军内外夹击,喊杀声震得城砖都在颤。
安原藩王在王府里听到动静,刚要调兵抵抗,却发现府外已被三皇子的人围得水泄不通。
天快亮时,战事终于平息。
大皇子站在安原城头,看着下方归降的安原兵卒,手里捏着那封密信,眼底满是庆幸:
“若不是舒菡送来这卷宗,我们今日怕是要栽在这里。”
喜欢心声泄露,躺平公主被迫翻身请大家收藏:(m.20xs.org)心声泄露,躺平公主被迫翻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