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揣着那两个温热的白面馒头回到小屋,心口鼓胀着一种陌生的、酸软的情绪。她关上门,背靠着冰凉的门板,耳边似乎还回响着韩峥那句低沉的“天黑,路滑,慢点”。
就着锅里剩余的兔肉汤汁,她小口吃完了半个馒头,滋味远比窝头香甜。剩下的半个,她仔细包好收起来。这一夜,她睡得格外安稳。新加固的门窗阻隔了寒风,心底那份悄然滋生的暖意,比任何炉火都更能驱散孤寂。
翌日清晨,透过糊着旧报纸的窗户,只能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屋内寒意仍重,呵气成雾。林晚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往灶坑里添柴,让炕火重新旺起来。
就着热水吃完剩下的半个馒头,她将炕桌擦净,再次拿出那本俄语科普读物和英汉小词典。猫冬的日子漫长,正是潜心学习的好时机。
作为前世的语言高材生,当她真正沉浸进去时,专业本能瞬间苏醒。那些在原主看来佶屈聱牙的句式,在她眼中清晰明了;生僻词汇能根据词根和上下文精准猜出;甚至能轻易指出原主在书上留下的稚嫩注释的错误。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行行准确、流畅、甚至带着专业术语精准度的中文译文流淌而出,其质量远超这个时代普通爱好者的水平。灵泉水让她头脑清明,思维敏捷,遇到极少数疑难处,稍加思索便能豁然开朗。
时间在专注中飞逝。当她将一篇关于寒地土壤改良的章节翻译完毕时,已是晌午。她看着笔记本上那几页虽纸张粗糙却笔迹工整、术语准确、文笔流畅的译文,一种久违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正思忖间,院门外传来韩薇清脆欢快的声音:“林晚姐!开门呀!”
林晚起身开门,韩薇像只快乐的小麻雀蹦了进来,脸颊冻得通红,手里拿着个绣花绷子。
“林晚姐,俺娘让俺来跟你学绣花!”韩薇笑嘻嘻地说,眼睛却好奇地往炕桌上瞟,“咦,你在写字啊?好多外国字!”
林晚笑了笑:“随便看看。”她给韩薇倒了碗热水暖手。
韩薇凑到炕边,瞪着那些“鬼画符”,满脸不可思议:“哇!你真厉害!这曲里拐弯的字你都认识?还能变成中国字?”她拿起笔记本,虽然看不懂,但那工整漂亮的字迹和密密麻麻的注释让她觉得非常了不起。
林晚被她夸张的表情逗笑了:“以前学过一点。”
韩薇兴致勃勃地翻看着,小嘴叭叭不停:“林晚姐,你是不是啥外国字都认识啊?这东西难不难?俺能学不?你咋懂这么多嘞?”
林晚温和解释:“这需要下苦功夫才行。我也是知道一点皮毛,正愁没有更多的书和资料呢。”这话带着真实的感慨。
韩薇似懂非懂点头,很快被别的话题吸引,玩闹了半个时辰才蹦跳着回家。
韩薇回到家时,晚饭刚做好。刘淑兰随口问:“又去你林晚姐那儿玩了?” “嗯!”韩薇脱鞋上炕,小脸兴奋,“娘,俺林晚姐可厉害了!她看的书上全是曲里拐弯的外国字,她不仅都认识,还能把它们整篇整篇地变成咱们的字,写得可多可漂亮了!她说她就是发愁没那么多书看!”
小姑娘语气里满是与有荣焉的炫耀。一直坐在桌边默默擦着一把旧军刺的韩峥,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抬起头,目光投向说得眉飞色舞的妹妹,深邃的眼眸里掠过一丝极淡的涟漪。
她看得懂外文书籍?还能整篇翻译?而且...在为没有资料而发愁?
他想起她那间虽然简陋却收拾得极其整洁的小屋,想起炕桌上那些摊开的旧书和写满字迹的纸。他原本以为那只是城里知青打发时间的闲趣,却没想到...
他沉默地低下头,继续擦拭着军刺,冷硬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
第二天下午,天色依旧阴沉,寒风卷着细小的雪沫。林晚刚译完一段关于冬季农田维护的内容,就听到院门外传来了那熟悉的、沉稳的脚步声。
她的心微微一跳,有些意外。这个时间,他怎么会来?
她走去开门,韩峥高大的身影站在门外,肩头落着些许雪沫。他的目光依旧沉静,直接落在她脸上。
“韩同志?快请进。”林晚侧身让他进屋,屋内的暖意瞬间包裹了他。
他迈步进来,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从军大衣内侧的口袋里掏出一个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方方正正的包裹,递给她。
“给你。”他的声音低沉,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
林晚疑惑地接过包裹,入手微沉。她解开细绳,打开牛皮纸,里面赫然是几本旧书和杂志!一本明显比她那本厚实许多的《俄汉词典》,封面磨损但保存完好;两本《知识就是力量》的旧期刊,里面似乎有翻译类的文章;甚至还有一本纸张发黄、但内容明显是农业机械基础的俄文原版小册子!
这……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林晚惊愕地抬起头,看向韩峥,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这……这些书……你从哪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锦绣六零:灵泉甜妻幸福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锦绣六零:灵泉甜妻幸福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