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终究还是出手了。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街道办的王主任带着两名干事,突然来到了四合院。名义上是例行检查卫生和防火安全,但易中海陪同在侧,眼神时不时瞟向西厢房的方向,用意不言而喻。
“王主任,您看,我们院大部分住户还是注意保持整洁的。”易中海引着王主任在院里转悠,话里有话,“就是个别年轻同志,可能工作忙,有时候顾不上,还需要我们这些老同志多提醒。”
王主任是个四十多岁、面容严肃的女干部,闻言只是点了点头,没接话。她在街道工作多年,对四合院里这些弯弯绕绕心知肚明。
检查组很快来到了西厢房门口。林向阳刚好在家整理空间里新收获的一批蔬菜,听到动静便开了门。
“王主任,各位干事,请进。”林向阳神色坦然,侧身让开。
王主任走进屋子,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屋内陈设简单,但收拾得干干净净,比她想象中要整洁得多。墙角那堆码放整齐的煤核,擦拭明亮的煤炉,还有窗台上几盆长势喜人的蒜苗(空间出品,借口自己种的),都透着一股积极过日子的精气神。
易中海跟在后面,小眼睛仔细搜寻着,试图找到一点可以指摘的地方。他看到桌上放着一小袋品相极好的干蘑菇(林向阳准备下次“采购”交差的样品),立刻像是抓住了把柄。
“向阳啊,”易中海故作关切地开口,“你这生活水平……提高得挺快啊。这蘑菇,看着可不便宜。年轻人,还是要以节俭为本,可不能贪图享受,忘了根本啊。”
这话看似劝诫,实则暗指林向阳来路不明,生活腐化。
王主任的目光也落在那袋蘑菇上。
林向阳不慌不忙,拿起那袋蘑菇,对王主任解释道:“王主任,这是厂里的采购样品。李副厂长交代的任务,要求我们采购员寻找优质副食品,改善职工食堂伙食。这袋是样品,正准备带回厂里检验的。”
他语气平和,理由充分,直接把个人行为上升到了工作层面。
易中海被噎了一下,不甘心地又指向屋角那几个装着粮食的麻袋(里面大部分是空间红薯,表面盖着一层普通玉米碴子做掩护):“那这些粮食……你一个人,储备的是不是多了点?现在国家提倡节约粮食……”
“易师傅,”林向阳打断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语气加重了些,“这些粮食,一部分是我的口粮,另一部分,是厂里发的奖励和我用工资、奖金在粮店正常购买的储备粮。购买凭证和粮票记录我都留着,随时可以查验。”
他走到炕边,从炕柜里拿出一个小木盒,打开,里面整齐地放着粮本、购粮凭证和一些票据,账目清晰。“我父母去世得早,没人帮衬,只能自己多打算一些,免得遇到突发情况饿肚子。这应该不违反政策吧?”
王主任上前看了看那些凭证,点了点头,对林向阳投去一个略带赞许的目光。自力更生,有计划地安排生活,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提倡的。
易中海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他没想到林向阳准备得如此充分,每一笔开销都清清楚楚。
王主任又检查了用电安全和防火情况,西厢房都做得无可挑剔。她最后看向林向阳,语气缓和了许多:“小林同志,一个人生活不容易,能把日子过得这么井井有条,很好。继续保持。”
“谢谢王主任,我会的。”林向阳微微躬身。
王主任又转向易中海,语气平淡却带着敲打:“老易啊,作为院里的一大爷,关心年轻同志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多看看优点。我看小林同志就很不错嘛,工作积极,生活自律,是咱们街道青年人的榜样。”
易中海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只能连连称是。
检查组离开后,院里看热闹的住户也悄悄散了。阎埠贵远远地看着易中海吃瘪的样子,心里更加坚定了要跟林向阳缓和关系的念头。
西厢房里,林向阳闩上门,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想用这种手段搞垮他?易中海也太小看他了。他早就防着这一手,所有明面上的东西都经得起查。
这次无声的较量,他以完胜告终。不仅化解了危机,还在街道王主任那里留下了好印象。
他知道,经过这次,易中海短期内应该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找麻烦了。但暗地里的算计,恐怕不会停止。
不过,他不在乎。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有的是时间和耐心,跟这群禽兽慢慢周旋。
眼下,他更期待的是明天与周晓白的再次见面。她托她五哥周兴华捎来口信,约他明天休息日去北海公园走走。
想起那双清澈的眼睛,林向阳冷硬的心肠也不由得柔软了几分。
这冰冷的四合院里,总算有了一抹值得期待的暖色。
喜欢四合院空间助我斩众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空间助我斩众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