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文武百官继而叩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卫飞坐在梆硬的龙椅之上,表面平静的看着下面这些人,内心早已苦笑不堪。
旁边凤椅之上坐着太后娘娘,坚定的姿态仪容,如寒冬的松柏,不畏惧的端坐着,早已习以为常这场面。
卫飞望着下面坐着的宰相刘广,70的高龄,腿脚些许不利索,雪白的胡须见证这人阅历颇丰。
此人脸型方正,一双虎目炯炯有神,看着跪拜的同僚们,自有不怒自威的气势。
早在小皇帝的记忆里了解到了这位朝廷重臣刘广的基本情况。
此人历经一朝三帝,先皇在位极其信任此人,位高权重,文官之首。
待小皇帝登基后,压根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把持朝堂多年。
初期,各种奏折批文,呈给小皇帝审阅,前身小皇帝不懂里面的利害,觉得奏章看起来麻烦,压根没有意思,渐渐的将奏折批文的权力交给了刘广。
从那之后,各种奏折只有经过刘广审阅完毕后,再去找太后娘娘商量决定。
说是商量,其实也只是通知。
任用自己派系人员担任机要部门,在自己老家新阳县圈地万亩良田,害得百姓流离失所,沦为流民。
当然在这期间,也有很多忠贞不二的清流之臣在朝堂之上批评揭露刘广的种种不是,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都被以藐视皇权的莫须有罪名打入大牢。
更有甚者,当庭杖毙,都是假借小皇帝之手除掉为官路上的对手。
“平身,各位爱卿们。”
太后娘娘面无表情的对着殿内大臣们说道。
因小皇帝以往对此不感兴趣,只觉得繁琐想着抓紧结束,一言不发,都是太后娘娘主持大局。
“谢皇上恩典,谢太后娘娘体恤。”
大臣们毫无情感,机械式的回答道。
“有事奏报,无事退朝!”御前大太监大声又中气十足的冲着殿下喊道。
“臣有事要报,大月国接连侵扰我国北部边境数城,掠夺粮食以及强壮劳动力,百姓生命受到了威胁,严重损害了我国的边境稳定局面,臣奏请领兵讨伐,扬我国威。”
大将军吴天义愤填膺的讲道。
吴天,用兵奇才,难得的忠臣,祖上跟随太上皇平定边疆,收复南部十郡,后又平叛农民起义有功,特封为新国大将军,统领全军,世袭罔替被太上皇赐有铁书丹卷一份,可直言不谏,整治朝堂。
奈何先皇听信文官,始终打压武官,吴天从始至终都谨记祖上遗嘱,对朝廷忠心耿耿,从不反驳先皇。
到了小皇帝登基后,文官更是肆无忌惮,安插直系亲属进入武官行列,企图分解新国军权,以至于自己手中无任何可以号令的部队士兵。
吴天也无可奈何,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
吴天此话一说,众多武将纷纷响应。
“吴大将军,针对大月国袭扰边境之事,宰相早就在朝堂上做出决定了,现在国库支撑不了与他国产生大规模冲突,应当派出使者与大月国和谈,息事宁人,休养生息。”
文官阵列中的一位侍郎在看了一眼宰相后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反驳道。
“和谈?他国侵扰,我还要与之和谈,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好一个休养生息,再养下去,是不是又要割地求和,再任由大月国侵扰,国将之不保啊!”
大将军情绪激动咬牙切齿的说道。
“大胆,在皇上面前竟然也敢口出狂言,身为一国大将军,竟然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究竟居心何在?”
这时站在宰相身后的御史大夫刘玄上前驳斥道。
“臣忠心可鉴啊,臣全族愿为新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吴天不由分说的快速跪下对着小皇帝叩首说道。
……
“别吵了,我想各位爱臣都是为了新国好,都是不想让新国国力继续衰弱下去。”
卫飞实在听不下去,抓紧把话说的滴水不漏,两边都不得罪,阻止继续争吵下去。
殿下的群臣一脸陌生的望着龙椅上的卫飞。
宰相刘广也露出了一丝疑惑的神情,但很快的就平静了下来,仍选择闭着眼坐在椅子上。
旁边的太后娘娘也扭过头来疑惑的看着卫飞,似乎想要在卫飞的脸上找到答案。
喜欢我当皇帝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当皇帝那些事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