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镇的初夏,蝉鸣渐起,院子里的向日葵开得热烈。苏晚的预产期越来越近,林家大宅里弥漫着既期待又紧张的气氛。母亲早就把婴儿房收拾妥当,淡蓝色的窗帘、柔软的小床、堆满的襁褓衣物,每一件都透着精心。曾祖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给未出世的重曾孙绣虎头鞋,嘴里还念叨着:“咱们林家要添第五代了,得让孩子穿上最喜庆的鞋。”祖父则每天雷打不动地去镇上的老中医那里,询问孕妇安胎的注意事项,回来后一条条讲给苏晚听。
我更是寸步不离地守着苏晚,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家门,摸着她隆起的肚子,感受小家伙在里面踢腿翻身。“晓阳,你说他会长得像谁?”苏晚靠在沙发上,轻声问我。我握着她的手,笑着说:“像你最好,眼睛大大的,皮肤白白的。要是像我,也不错,至少能跟我一起保护你。”苏晚嗔怪地拍了我一下,眼里却满是温柔。晚上,我们会一起给孩子讲故事,我读《三字经》,她念童话,虽然知道小家伙可能听不懂,但我们乐此不疲,满心都是对这个新生命的期盼。
预产期前一周的一个深夜,苏晚突然喊肚子疼。我一下子从床上弹起来,慌乱地找东西:“晚晚,别怕,我这就送你去医院!”母亲和父亲也闻声赶来,母亲一边帮苏晚穿衣服,一边安慰她:“没事的,生孩子都是这样,妈陪着你。”父亲则早已发动了汽车,车灯划破夜空,朝着县城的医院疾驰而去。一路上,苏晚紧紧抓着我的手,额头上渗满了汗珠,我不停地给她擦汗,嘴里说着鼓励的话,心里却像揣了只乱撞的小鹿,既紧张又期待。
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宫口已经开了,需要进产房。苏晚被推进产房前,我握着她的手,哽咽着说:“晚晚,加油,我在外面等你和宝宝,你一定要好好的。”苏晚点点头,眼里含着泪:“晓阳,我不怕,你也要好好的。”产房的门关上了,我在外面来回踱步,像热锅上的蚂蚁。父亲拍着我的肩膀说:“别担心,苏晚是个坚强的姑娘,一定会顺利的。”母亲则双手合十,嘴里默念着祈祷的话。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产房里不时传来苏晚痛苦的叫声,我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我趴在产房门口,一遍遍地喊着苏晚的名字:“晚晚,加油!我在这儿!”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我一下子愣住了,紧接着眼泪就涌了出来。医生打开产房的门,笑着说:“恭喜你们,是个男孩,母子平安!”我冲进产房,看到苏晚虚弱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却带着幸福的笑容。她身边的襁褓里,躺着一个小小的婴儿,眼睛紧闭着,小嘴巴还在不停地蠕动。
我走到床边,握住苏晚的手:“晚晚,你辛苦了,谢谢你给我带来这么好的礼物。”苏晚虚弱地说:“晓阳,你快看我们的孩子。”我小心翼翼地抱起婴儿,他那么小,那么软,我甚至不敢用力,生怕弄疼他。那一刻,我心里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这就是我的孩子,是我和苏晚爱情的结晶,是林家的第五代成员。
消息很快传到了青石镇,家人都赶了过来。曾祖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病房,看到婴儿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好,好,咱们林家又添新丁了!这孩子长得真精神。”祖父也高兴得合不拢嘴,不停地说:“这孩子跟晓阳小时候一模一样,都是大眼睛,高鼻梁。”母亲则忙着给苏晚熬鸡汤,嘴里念叨着:“得多补补,你这可是大功一件。”姑姑和嫂子也围在婴儿床边,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孩子的长相,给孩子取名字。
给孩子取名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祖父拿出字典,翻来翻去,说:“要取一个有寓意的名字,既要体现咱们林家的家风,又要祝孩子健康成长。”曾祖说:“我看叫‘思远’吧,‘思’是思念、思考,‘远’是远大、长远,希望孩子以后能有远大的志向,不忘本。”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好,我和苏晚也点头同意。于是,我们的孩子有了名字——林思远。
出院回家那天,林家大宅张灯结彩,像过年一样热闹。乡亲们也都来道贺,有的送鸡蛋,有的送红糖,有的送小孩子的衣服,院子里挤满了人。祖父站在门口,热情地招呼着大家:“谢谢大家来恭喜,今天中午都在这儿吃饭!”母亲和姑姑们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阵阵香味飘出院子,引得孩子们直流口水。我抱着林思远,苏晚靠在我身边,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幸福。
接下来的日子,全家人都围着林思远转。曾祖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曾孙,抱着他唱童谣;祖父则会给孩子讲林家的故事,虽然孩子听不懂,但他依然讲得津津有味;母亲负责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动作娴熟,俨然一副“金牌月嫂”的样子;父亲则忙着给孩子买各种玩具和用品,把婴儿房堆得满满的。我和苏晚更是恨不得二十四小时守着孩子,看着他睡觉、吃奶、哭、笑,每一个表情都让我们觉得无比可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五世同堂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五世同堂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