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大宅的炊烟一如既往地升起,饭桌上的欢声笑语也从未停歇,但这份平静在一个深秋的午后被悄然打破。远在南方小城经营建材生意的堂伯林强,突然带着妻子和儿子回了青石镇。他进门时佝偻着肩膀,眼窝深陷,曾经意气风发的脸上满是疲惫与愁容,与往日那个雷厉风行的生意人判若两人。不用多问,家人便知道,他一定是遇到了大麻烦。
晚饭时,堂伯喝了几杯闷酒,终于忍不住红了眼眶:“爸,各位叔伯兄弟,我对不起大家……我的建材厂倒闭了,还欠了一屁股债。”话音刚落,饭桌上的气氛瞬间凝固。原来,上半年南方遭遇持续暴雨,建材厂的仓库被洪水淹没,大批货物受损;紧接着又因为原材料价格暴涨,资金链彻底断裂,无奈之下只能宣布破产。为了偿还部分债务,他变卖了城里的房子和车子,一家人几乎到了无家可归的地步。
祖父放下酒杯,沉默片刻后开口道:“强子,遇到难处了就回家,家里永远是你的后盾。钱没了可以再赚,只要人在,一切都能从头再来。”高祖也缓缓说道:“孩子,别灰心。我年轻时经历过比这更难的日子,不也挺过来了?林家的人,从来不怕跌倒。”长辈们的话像一剂强心针,让堂伯紧绷的情绪终于崩溃,他趴在桌上失声痛哭起来,积压多日的委屈与绝望在这一刻彻底释放。
当晚,家族成员就聚在一起召开了紧急会议。父亲首先表态:“堂哥的事就是咱们大家的事。我这里有五十万,先拿去应急,不够的话咱们再凑。”叔叔也说:“我和你嫂子商量好了,把我们投资的那笔理财产品提前取出来,能有三十多万,也先给堂哥用。”姑姑则说:“家里的老宅子还有几间空房,堂哥一家先住下,生活上的开销不用操心,我来负责。”
远在上海的堂叔得知消息后,第二天一早就打来了电话:“哥,我给你转了八十万,你先用来还一部分急债。我这边公司最近也不太景气,但这点钱还是能拿出来的。你要是不嫌弃,来上海跟着我干,咱们兄弟俩一起打拼。”深圳的表哥也发来微信:“大伯,我刚谈成一个项目,结了一部分款,先给您转过去二十万。您别担心,有我们在呢。”表姐在英国也发来了视频,哽咽着说:“大伯,我把自己攒的奖学金和兼职赚的钱都打给您,虽然不多,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振作起来。”
短短两天时间,家族成员就凑齐了两百多万,不仅帮堂伯还清了最紧急的债务,还留出了一部分作为重新创业的启动资金。堂伯拿着凑来的钱,激动得热泪盈眶:“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这份情,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祖父拍着他的肩膀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后好好干,别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解决了经济上的燃眉之急,大家又开始为堂伯的未来谋划。叔叔提议:“现在乡村振兴政策这么好,咱们青石镇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越做越大,不如让堂哥留在镇上,跟着我一起干。他以前做过生意,脑子灵活,肯定能帮上忙。”父亲则说:“或者可以让堂哥负责物流运输板块的部分业务,他对市场行情比较了解,说不定能打开新的渠道。”
堂伯思考了几天后,决定留在青石镇,从农产品加工的基层做起。他说:“我以前做建材生意,对农业领域不太熟悉,得从头学起。先跟着二叔在加工厂熟悉业务,等摸清门道了,再考虑其他的。”叔叔很高兴,第二天就带着堂伯去了加工厂,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一步步耐心地教他。堂伯也格外刻苦,每天天不亮就去加工厂,直到深夜才回家,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请教,很快就熟悉了各个环节的工作。
堂伯母因为家里的变故,一直情绪低落,整日愁眉不展。姑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都陪着她聊天、散步,开导她:“嫂子,别想太多了。钱没了可以再赚,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你看孩子们都这么懂事,咱们更要振作起来。”姑姑还带着堂伯母参加了镇上的广场舞队,让她多和其他人交流。渐渐地,堂伯母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也开始主动帮忙打理家里的事务。
堂伯的儿子小林刚上高中,因为家里的变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还变得沉默寡言。我和表妹经常找他聊天,鼓励他:“小林,别担心家里的事,有我们和长辈们在,一定会好起来的。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给你爸妈争光。”我们还帮他补习功课,给他买辅导资料。在大家的关心和鼓励下,小林慢慢走出了阴影,学习成绩也逐渐回升,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为了帮助堂伯尽快重新站起来,家族成员还一起帮他出谋划策。父亲建议他利用自己以前在建材行业的人脉,拓展农产品的包装材料业务:“现在咱们的农产品包装都比较简单,如果能设计出更环保、更精美的包装,肯定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你以前做建材生意,认识不少包装材料厂家,这是你的优势。”堂伯听后眼前一亮,立刻开始调研市场,联系以前的客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五世同堂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五世同堂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