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张远心中微凛,郑重点头,“多谢师姐提醒,我记住了。”
林素问见他听进去了,便不再多言,只是淡淡道:“把握好此次机会,于你修行有益。”
与林素问分别后,张远回到丙字柒号房,心情依旧难以完全平静。他取出那枚青史阁的木牌,反复摩挲,仿佛能从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沧桑。
“父母……你们当年,究竟在追寻什么?又为何……会落到那般境地?”他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低声自语。
(意识到自己的天赋和以前被压制的文气肯定跟父母有关)
对明日的青史阁之行,他充满了探寻真相的渴望,也怀着一丝对未知“因果”的敬畏。
而这一切,都被脑海中的笔仙默默感知。它没有像往常一样出言调侃,只是沉寂着,仿佛也在透过张远的眼睛,凝视着那即将揭开的、尘封的一角。
翌日辰时,张远准时来到青史阁。
此阁位于学宫深处,倚着一片苍翠竹林而建,外观古朴,飞檐翘角上蹲着几只不言不语的石兽,整体透着一股沉静肃穆的气息。手持风先生所赠的木牌,他畅通无阻地进入了阁内。
与外表的古朴不同,阁内光线明亮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混合了陈旧书卷与特殊药香的宁静气味。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井然有序,直抵穹顶,上面密密麻麻陈列着无数竹简、帛书、纸册,甚至还有一些闪烁着微光的玉简。偶有穿着淡青服饰的弟子安静穿行其间,皆是步履轻盈,生怕惊扰了此地的沉寂。
一位值守的弟子验过木牌,引着张远穿过几重书架,来到一间偏殿。风先生已然在此等候,他正伏在一张宽大的长案前,案上铺着一卷色泽暗黄、边缘已有破损的古老帛书,旁边摆放着各种精致的工具——柔软的毛刷、特制的药水、以及几支闪烁着不同属性微光的“修复灵笔”。
“风前辈。”张远躬身行礼。
风先生抬起头,温和一笑:“来了。不必拘礼,这边坐。”他指了指长案另一侧的一个蒲团。
待张远坐下,风先生指着那卷帛书道:“此乃前朝一位阵法大家的手札残卷,年代久远,保存不善,其上许多关键符文已然模糊,甚至灵性流失,难以辨认。修复之法,非是重新书写,而是要以自身文气为引,如同涓涓细流,小心浸润、唤醒其内残存的灵机与信息,使其自行显化、补全。”
他拿起一支散发着温和水蓝色光晕的修复灵笔,示范道:“你看此处,这个‘流转’阵纹的节点已然缺失。需先以心神感知其原有文气流向的“势”,再以相匹配的文气,极轻柔地引导、勾勒,不可强求,不可急躁,否则极易损伤帛书根本,导致灵机彻底溃散。”
风先生手腕极稳,笔尖流淌出的水蓝色文气细若游丝,精准地融入那模糊的破损之处。随着他的引导,那处原本黯淡的区域,竟真的开始微微发亮,残缺的符文线条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若隐若现地重新勾勒出来。
张远看得屏息凝神,心中大为震撼。这已非简单的符箓绘制,而是与历史、与前辈心血进行的一场无声对话,需要对文气有着入微的掌控力,以及对符文本质的深刻理解。
“你来试试。”风先生将另一支偏向土黄色光晕的灵笔递给张远,指向帛书另一处破损较轻,只是一个基础“固形”符纹模糊的地方。“此处土气尚存,与你‘金石气’属性相合,当更容易入手。记住,心神沉静,感知为先,引导为辅。”
张远深吸一口气,接过灵笔。他闭上眼,努力平复心绪,将自身心神缓缓探向那模糊的“固形”符纹。
起初,只觉一片混沌。但当他将自身沉稳的“金石文气”微微透出,与那残存的气息接触时,一种微弱的共鸣感传来。他仿佛“看”到了数百年前,那位阵法大家在此处落笔时,那追求稳固、坚不可摧的意念残留。
他依循着这种感觉,调动起一丝精纯的文气,汇于笔尖,如同春风化雨般,极其轻柔地拂过那模糊之处。他的动作生涩而缓慢,远不如风先生那般举重若轻,额角甚至渗出了细汗。但在他全神贯注的引导下,那土黄色的光晕确实在缓缓渗入,那模糊的“固形”符纹,也一点点变得清晰、凝实起来。
虽然只是修复了一个最基础的符纹,且耗时颇长,但当那符文最终稳定下来,散发出微弱却完整的灵光时,张远心中涌起的成就感,丝毫不亚于成功绘制出一张复杂的符阵。
风先生在一旁微微颔首,眼中赞许之色更浓:“不错。初次尝试,便能把握其中三味,心神沉凝,引导得法,尤胜许多入门数月的弟子。看来老夫果然没看错人。”
张远放下灵笔,松了口气,谦逊道:“是前辈指点得当。”
【马马虎虎。】笔仙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带着点挑剔,却也没再毒舌【这老小子倒是会教人。此法于你锤炼文气掌控,大有裨益,比你闭门造车强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笔仙只想骗我入江湖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笔仙只想骗我入江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