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州的夜市总在黄昏时苏醒。铁板烧的滋滋声混着炒粉的香气,在挂满红灯笼的巷子里漫溢。林辰坐在巷尾的炒粉摊前,塑料凳被他坐得吱呀响,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得刺眼,表格里的恒通商贸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的批注写得密密麻麻:3月15日收到扶持资金300万,3月18日转账80万至锦绣装修,收款人账号与张鹏新房装修合同一致。
他的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停在宏图科技的资金流向图上——那笔两百万的扶持资金,到账后第二天就转进了一家名为智联投资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法人,正是张鹏的大学室友。炒粉摊老板端来的河粉早就凉透了,葱花蔫成了深绿色,他却一口没动,喉咙里像堵着团滚烫的棉絮。
又在跟这些数字过不去?一只手突然合上了电脑,苏晴的声音带着点嗔怪,发梢沾着夜市的油烟气。她穿着件牛仔外套,背着磨破边的帆布包,显然是刚从采访现场赶来,我猜你就躲在这儿,发改委门口的保安说你往夜市方向走了。
林辰抬头时,撞进她清亮的眼睛里。那眼神像青溪镇的山泉,总能把他心里的焦躁冲得淡些。你怎么来了?他的声音有点哑,刚才对着数据憋了太久的火气,此刻全堵在嗓子眼。
给你送这个。苏晴从包里掏出个保温桶,打开时冒出腾腾热气,是刚炖好的银耳羹,我妈今天来城里,炖了这个给我,分你一半。她把勺子塞进林辰手里,先喝点甜的,不然待会儿该喷火了。
银耳羹的甜润滑过喉咙,林辰终于松了口气,把下午查到的猫腻一股脑说了出来:恒通的法人是李建国的小舅子,宏图的实际控制人是张鹏的同学,那笔钱根本不是给中小企业的,就是变相塞进自己口袋!他攥紧拳头,指节泛白,我准备把这些证据整理好,直接交给赵书记。太明目张胆了,拿国家的钱中饱私囊,真当没人管?
你傻啊?苏晴把勺子往保温桶里一放,瓷勺碰着桶壁发出清脆的响,炒粉摊老板正颠着锅,闻言手一抖,半勺辣椒粉撒在了蛋炒饭上。她压低声音,凑近了些,牛仔外套上的金属拉链蹭到林辰的胳膊,现在交上去,你觉得赵书记会怎么处理?
林辰愣了愣:按规定......至少得问责吧?
问责?苏晴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无奈,李建国在镜州官场混了三十年,周市长是他的老上司,张鹏的岳父是财政局的二把手。你这些证据,最多让他们写份审核不严的检讨,调子定成工作失误,转过头来,他们还能给你扣顶越级上报、破坏团结的帽子。
她用筷子拨了拨林辰碗里的凉河粉:你在青溪镇教茶农绕着礁石走,怎么到自己这儿就忘了?周福贵说过什么来着?石头太硬就绕着走,水总能找到出路。直接硬碰硬,最后只会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
林辰的喉咙哽了哽。他想起在青溪镇推合作社时,有个老茶农仗着和村支书沾亲,死活不肯加入,他没硬逼,只是带着其他茶农把第一批茶叶卖了高价,那老茶农第二天就主动找来了。那时苏晴也在,举着相机拍他给茶农算账的样子,说你这招以柔克刚,比吵架管用多了。
那怎么办?林辰的声音软了下来,带着点求助的意味,就看着他们把钱装进自己口袋?
当然不。苏晴从帆布包里掏出采访本,蓝色封面上沾着点泥土,是下午去郊区采访时蹭的,但得找个支点。她翻开本子,指着其中一页,上面记着三家企业的名字,每个名字旁边都画着五角星,这是我最近采访的小微企业,都是搞技术创新的,产品有市场,就缺临门一脚的资金。你想办法把扶持资金给他们,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到时候不用你说,大家都能看出问题在哪。
她指着科创电子三个字:这家老板叫陈启明,小儿麻痹症,拄着拐杖创业五年,研发的节能控制器能省30%的电,已经拿到两项国家专利。上个月跟一家空调厂签了供货合同,就差一百万扩大生产线,银行说他厂房是租的,不肯贷。苏晴的声音低了些,我去采访时,他车间里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残疾人,说陈老板不嫌弃我们,我们也想跟着他好好干
林辰看着采访本上的字迹,娟秀却透着股韧劲,像苏晴这个人——看似柔软,实则比谁都执着。他想起陈启明的名字,上次去开发区调研时见过,厂房在园区最角落,门口堆着刚运到的零件,陈启明拄着拐杖指挥工人卸货,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当时张鹏的车从旁边经过,连车窗都没摇下来。
可张鹏把持着审批权,资金名单都是他定的,我怎么把钱给陈启明他们?林辰的手指在科创电子四个字上划过,心里明明燃起点火苗,却又被现实浇得发闷。
苏晴伸手敲了敲他的脑袋,指尖带着银耳羹的甜味,专项小组的章程里写着紧急扶持通道,你忘了?条款里说对有重大技术突破、市场前景明确的企业,可特事特办,不受常规标准限制。这就是你的突破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清澈的抵抗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清澈的抵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