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幽灵”的传说,如同病毒般在高校虚拟竞技圈内扩散。林逸所在的校队,原本只是一支实力中上的队伍,却因为他近乎非人的表现,一路高歌猛进,接连斩落了几支传统强队,声名大噪。
然而,与荣誉相伴而来的,并非全是鲜花与掌声。一种诡异而不安的氛围,开始在某些与林逸交过手的选手之间弥漫。最初的震惊和“被碾压”感逐渐沉淀后,一种更深的、源于认知被颠覆的恐惧,开始悄然滋生。
“陨星废墟”一战的录像被反复研究、逐帧分析。技术分析师们挠破了头,也无法完全解释林逸那些违背常理的操作。他的移动轨迹、攻击时机、弱点捕捉,都精准得像是由超级AI计算过一般,但偏偏系统检测又一切正常。
直到一场关键的八强淘汰赛,对手是以战术严谨、队员心理素质过硬着称的“磐石”战队。
比赛地图是“深渊回廊”,一个光线昏暗、通道错综复杂的地下迷宫类地图,极其考验队伍的配合、视野控制和临场应变。
“磐石”战队做足了功课,针对林逸制定了严密的战术——放弃与他正面交锋,采用“区域控制”和“视野压制”策略,利用地图复杂性和大量的控制技能,限制他的活动空间,然后集火他的队友。
比赛开始后,局势似乎确实朝着“磐石”预期的方向发展。他们牢牢掌控了几个关键通道的视野,布置了大量的静态侦测器和陷阱。林逸的“影袭者”几次尝试切入,都被密集的火力和提前布置的控制技能逼退。
“看,他也不是无敌的!”
“对!就这么打,限制住他,我们就能赢!”
“磐石”的队员们在频道里互相鼓劲,信心倍增。
然而,他们看不到的是,在每一次短暂的接触、每一次看似无功而返的试探中,林逸都在那片银灰色的寂静世界里,将他们的阵型、技能习惯、视野盲区,乃至每个人细微的操作倾向,都看了个通透。
比赛进行到中期,关键的资源点争夺战在中央大厅爆发。
“磐石”战队五人抱团,阵型严密,治疗和输出被牢牢保护在中间,坦克顶在前方,控场法师蓄势待发。他们将大厅入口封锁得水泄不通,如同一个钢铁刺猬。
林逸的队伍在外围逡巡,几次试探性的攻击都被轻易化解。
“不行,冲不进去!火力太猛了!”
“他们的控制链衔接得太好了,进去就是被秒!”
频道里,队友的声音带着焦灼。
林逸沉默地潜伏在一根巨大的石柱后面,目光穿透虚拟的障碍,落在“磐石”战队那个ID为“顽石”的王牌狙击手身上。他是“磐石”战队的核心输出,也是他们这套铁桶阵的眼睛和獠牙。只要拔掉他,对方的阵型就会不攻自破。
但“顽石”被保护得极好,身处阵型最中心,前后左右都有人墙阻挡,几乎没有射击角度。
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一个无解的局。
林逸闭上了眼,意识再次沉入那片绝对领域。
“静止。”
世界冻结。
他“走”入中央大厅,无视了那些悬停在空中的能量弹和蓄势待发的技能光效。他穿过“磐石”战队严密的阵型,如同穿过一片静止的雕塑群,来到“顽石”的面前。
他仔细“观察”着“顽石”的角色模型,观察着他手中那杆造型华丽的高斯狙击步枪。枪口指向,身体姿态,周围队友的遮挡……所有数据在他脑中飞速计算。
现实中,不存在真正的“凭空”。但在游戏规则内,在数据层面,他可以做到近乎“凭空”。
他不需要移动枪本身,他只需要……创造一个“射击”的既成事实。
他在时停中,模拟了“顽石”抬起枪口,因为某个“意外”(比如脚下虚拟石块的轻微滑动,或者队友一个不经意的碰撞)而导致枪口极其微小地、在游戏物理引擎允许范围内向上偏移了1.5度,同时,因为这一瞬间的“失衡”,“顽石”的手指“无意中”扣动了扳机。
整个过程,在现实世界中,可能只会被系统判定为一个微不足道的、甚至不会被战斗日志记录的模型碰撞和一次极其短暂的、非受控的走火。
但就是这个微小的“意外”,足够了。
林逸用极其精细的意念,如同编写一段极其简短的脚本,将这个“可能性”烙印在了那片凝固的时空数据中。这比他直接移动物体消耗要小得多,更像是一种对既定规则极限的、隐晦的利用。
做完这一切,他退回到石柱后,解除了时停。
世界恢复流动。
“磐石”战队的阵型依旧严密,火力依旧凶猛。
然而,就在下一秒——
“砰!”
一声突兀的枪响,来自“磐石”战队的阵型中央!
是“顽石”的高斯狙击枪!
只见“顽石”的角色身体猛地一个极其细微、几乎无法察觉的后仰,狙击枪口冒出一缕青烟。一发高能狙击子弹,没有射向任何敌人,而是以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几乎是擦着自家坦克的肩甲,向上射出,然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时停射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时停射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