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外门弟子的新鲜感尚未完全褪去,林小邪便投入了紧张而规律的“创业”准备中。他深知,那五百灵石和一千贡献点的启动资金看似丰厚,但在修真这条吞金巨兽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必须让钱生钱,让知识变现。
接下来的几日,他白天频繁出入藏经阁一层,并非寻找高深功法,而是扎进了那些被大多数外门弟子视为“杂学”、“旁门”的区域。他如同海绵吸水般,疯狂汲取着《基础炼器纲要》中的材料特性与锻造要点,《阵法初解》中的能量流转与结构原理,《百草图谱》中的灵植药性与生长环境。
他没有死记硬背,而是用科学的思维去理解、归纳、建模。将炼器视为材料力学与能量回路的结合,将阵法视为拓扑学与场论的实践,将灵植学视为生物化学与生态学的应用。
“知识体系构建:初步建立修真世界基础科学模型(材料学、能量学、生物学)。将传统修仙知识转化为可量化、可分析、可优化的‘技术参数’。”
晚上,他则在自己的小院“实验室”里,进行各种小规模实验。尝试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合成更坚韧的合金,优化“闪光雷”的配比和封装方式使其更稳定,甚至开始设计一种利用齿轮组和弹簧蓄能、发射“寒铁破甲箭”的便携式手弩(暂命名“逐风弩”),以弥补庚金剑气射程和消耗的不足。
同时,他也开始有选择地接取庶务殿的任务。他避开了那些需要大量时间、危险度高或者纯粹比拼武力的任务,专挑那些标注“需精细操控”、“需独特见解”或“修复疑难”的技术类任务。
例如,一个任务是要求优化某个药园灌溉系统的小型“聚水阵”,使其在消耗不变的情况下,覆盖面积增加一成。其他弟子或许会尝试改进阵法符文,而林小邪则实地考察后,利用流体力学原理,重新设计了水渠的走向和喷头的角度,通过减少流动阻力和提高喷洒效率,轻松超额完成任务,获得了三十点贡献。
又如,一个任务是修复一柄因内部灵纹轻微错位而导致灵力运转不畅的“疾风剑”。其他人可能需要重铸或请炼器师出手,代价高昂。林小邪则利用“节点刺激法”的精准控制,配合自制的微雕工具,如同进行血管搭桥手术般,将那错位的灵纹节点小心翼翼地引导回正确位置,只收取了十点贡献的“手工费”,却让发布任务的弟子感激涕零。
这些任务报酬不算顶尖,但胜在稳定、安全,且能不断锻炼他的实践能力和积累口碑。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能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材料、法器、阵法,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数据库”。
“初期资本积累策略:通过承接低风险、高技术门槛的小型任务,稳定获取贡献点,锻炼实操技能,积累行业经验与口碑。”
这一日,林小邪在庶务殿交接完一个修复任务,看着身份玉牌上又多了二十五点贡献,准备去坊市逛逛,采购一些实验用的普通材料,并顺便考察一下市场。
外门坊市依旧热闹非凡。他在一个个摊位间穿梭,目光锐利地扫过各种商品,心中快速评估着其材料成本、工艺水平和实际价值。他发现,大多数流通的法器、符箓都中规中矩,威力、效果与价格基本匹配,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而一些号称“上古遗物”、“秘境奇珍”的,十有八九是骗局。
就在他走到一个专卖各种低级矿石和草药材料的摊位前,准备购买几块“赤铜”和“青冈岩”时,一个有些耳熟、带着惊喜的清脆女声在他身后响起:
“林大哥?!真的是你!”
林小邪回头,只见一个穿着水绿色衣裙、梳着双丫髻的少女正睁大了眼睛看着他,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喜悦。不是墨灵又是谁?
她比在黑水沼泽分别时气色好了不少,小脸圆润了些,但那双大眼睛里的灵动和隐藏在眼底的一丝技术狂人的执着却丝毫未变。她手里还拿着几根奇形怪状的金属管和一小包齿轮,显然也是来采购材料的。
“墨灵?”林小邪也有些意外,随即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你怎么来坊市了?”
“我来买点材料!”墨灵兴奋地跑到他面前,举起手里的零件,“‘那个东西’(谐波震荡仪)最后的传动部分老是出问题,我觉得是轴承的材料不行,想来淘换点好的!林大哥,你晋升外门弟子了?太好了!我就知道你肯定行的!”
她叽叽喳喳,像只快乐的小鸟,引得周围不少人侧目。林小邪连忙将她拉到一边人稍少的地方。
“小声点。”林小邪无奈一笑,打量了一下她,“看来你在城里过得不错。”
“还行吧!”墨灵皱了皱小鼻子,“就是一个人研究有时候挺闷的,遇到难题也没人商量。林大哥,你现在是外门弟子了,是不是可以自由出入宗门了?以后我能常来找你吗?我们可以一起研究!”
看着她充满期待的眼神,林小邪心中一动。墨灵在机关术上的天赋毋庸置疑,而且心思单纯,是可信任的合作伙伴。他正需要这样一个技术核心来落实很多“科学法器”的量产构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武侠世界里科学修仙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武侠世界里科学修仙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