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升起,天微微亮。
“玄德公,早。”
“惟清何必如此客气,在我这就跟在自己家一样,都是自家兄弟,坐下边喝茶边说话。”
说话间,刘备已上前,非常自然的牵住了江浩的手。
虽然明白,牵手把臂只是汉朝代表亲切打的一种方式,把臂同游,但是一个大男人对自己牵手,多少心里还是不舒服。
“玄德公,请坐。”
江浩不动声色得把手抽了出来,转身和刘备一起落座。
“请喝茶。”
江浩看着杯里黄色的汤水,再看看壶子里乱七八糟的用料,确定了这不是后世所喝的那种茶。
东汉时期确实有了茶饮,只不过不会炒茶法,茶叶又苦又涩,不甘甜。所以加了很多大料,比如葱姜蒜之类的,主要是为了提神醒酒,可以理解为醒酒汤。
三国时期有一本书叫《广雅》,其中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覆之。其饮酒醒,令人不眠。”
“好茶,玄德公,来日浩必定还你一盒好茶。”
江浩喝了一口茶,有些豪迈的说道。
“好,我等着。”
刘备应声笑道,只当是江浩在讲玩笑话。
“惟清,征兵筹粮告示已按你说的,拟定好了,你看看有无不妥之处。”
刘备见江浩抿了一口茶,有不打算再喝的意思,这才开口说道。
“我看看,没想到玄德公效率这么惊人,都已经弄完了。”
江浩有些惊讶。
原来,昨晚他的定下的征兵筹粮第一步,就是先扯大旗,干啥大事前都要有一个噱头,宣传口号先喊起来。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荼毒百姓,狠戾不仁,恶贯满盈。
平原刘备,汉室宗亲,孝景玄孙。招募义兵,筹集钱粮,匡扶汉室,拯救黎明。
大汉子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讨伐董卓,保家卫国。”
“可以,抄录数份,粘贴在城中。”
江浩快速浏览了一下白布上的内容,觉得没有差错,这是他昨天教刘备写的。
矫诏,不适合他们,发布诏书这种级别,袁绍、袁术、曹操、刘焉、刘表之类的可以,刘备一个是级别太低,操作这个容易翻车。
二个是太不真实,适得其反,你一个区区平原县令发布诏书,骗鬼呢。
还是留给曹操吧,历史上的曹操大胆的很,这个诏书肯定是假的,但是,当天下人都愿意相信它是真的时候,那诏书就比真的还真。
告示中重点突出这么几个东西。
一,董卓很残暴,是个大坏蛋,我刘备准备去打他。
二,我刘备是汉室宗亲的身份,我是以着汉室后裔的身份在干事创业,我有名分。
三,我需要支援,你们有钱出钱,有人出人,跟着我一起干吧。
征兵这个工作,是简单的,现在已经过了耕作农忙期,只要愿意管饭,有的是人当兵,毕竟这年头天灾人祸太多了,各家都没有太多余粮。
工资,抱歉,暂时还支付不起,这个时期没几个诸侯能付的起军饷这玩意,能吃饱饭已经很不容易了。
90%的诸侯都是靠城破了抢劫来激励士气,比如董卓军,前期为什么能这么快整合并州狼骑和中央军,就是靠劫掠百姓,凝聚军心。
“若是有可能,多弄几份,发布到平原县各亭,对了,莫忘了给平原郡陈太守写一份请示,权当备案了。”
“亭者,停也”。
地方上的“亭”,不但是最基层的治安单位,并且有接待过往官吏、给远行百姓提供住宿的责任,最出名的就是汉高祖刘邦,曾任泗水亭亭长。
万一平原县的亭中,藏了某位豪杰,这也是说不定的事情,希望虽小,聊胜于无。
而备案,就是为了一个程序正义,实际上请不请示的,没多大关系,但还是多留一手的好。
“好,就依惟清所言。”
刘备欣然说道。
“玄德公,我们先去县衙处理公事吧。”
江浩想看看,这个年代的政务是怎么处理的。
“好,我们走,带你走访县衙。”
玄德淡淡说道,他要带江浩见一见县里的官员们,扩宽下人脉。
这也是所有官员到任的第一步,先到办公室认个门,熟悉一下人员。
“这是平原县丞,陈图,陈子希,精明强干,出自颍川陈氏一脉,乃是现在平原相陈纪之侄。
这位小先生是江浩,字惟清,才华横溢,是我近日新招收的主簿。”
刘备指了指一位身穿绸缎方脸大耳的中年人说道。
“惟清见过陈县丞,早听玄德公提起子希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久仰久仰。”
江浩笑着说道,仿佛早已经见过陈子希一般,当然,言语的夸奖都是在鬼扯。
陈图点了点头,友善地还他了一个笑脸,他并未把这个样貌古怪的少年放在心上,只当做投奔刘备的亲戚,毕竟没听说过姓江的世家大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