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时,钟声从三省堂传来。新届弟子们聚集在青石广场上,首日授课的执教是位鬓角微霜的中年修士。
王生息盘坐在蒲团上,背挺得笔直,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执教手中变幻的法诀。
可当执教讲解心相与灵脉共鸣的要诀时,他的目光却悄悄飘向了远处。
甲等弟子修炼的阁楼窗口,正有青金色的流光时隐时现。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整整七日。每天卯时,王生息总是第一个踏进讲经堂,规规矩矩地研墨铺纸。
可不到一刻钟,他的笔尖就会停在某处再不动弹,直到墨汁晕开成团。
执教演示心相显形时,他盯着那些变幻的光雾,想的却是天罡拳的第三式该如何转腕。
绪长风在隔壁蒲团上又是另一番光景。他备了两种墨锭,朱砂笔记要诀,松烟墨写心得。
有次王生息偷瞥他的笔记,发现连执教咳嗽的间隙都被标注成调息三周天的最佳时机。
更让王生息惊讶的是,绪长风竟能根据执教衣袍的摆动幅度,判断出当日要讲的内容深浅——
看,执教今日系的是玄色腰带,定要讲《心相杂症辨》了。
黄昏的膳堂最是热闹。王生息总在这个时辰活过来,拳头把木案敲得咚咚响:
你看这招云手,若是配合步法......他的筷子在青菜汤里划出圆弧,溅起的汤滴在绪长风刚写好的《心相九问》上。
而绪长风只是默默把笔记挪开,继续往嘴里扒饭,眼睛还盯着案头摊开的《筑基要义》。
偶尔他会突然抓住王生息的手腕:你刚才说的转肘,再说一遍?
然后在自己的《天罡札记》上添几笔。
那是他专门为王生息整理的武修心得。申时的演武场同样能看到王生息生龙活虎的身影。
当其他弟子在导引课上练习吐纳时,他总能把枯燥的呼吸法变成天罡拳的起手式。
执教演示灵气运行时,他站在队列最后,偷偷比划着拳路,拳风带起的尘土让前排弟子直皱眉头。
入夜后的三省门别有一番景致。王生息常在庭院西南角的空地练拳,那里铺着的青石板被他日复一日踏出了深浅不一的凹痕。
有时练到兴起,他故意踩进水洼,溅起的水花在月光下如同碎银般闪烁,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调。
而绪长风总是倚在五步外的梧桐树下温书,树叶的影子在他脸上投下细密的光斑。
当王生息拳风惊起夜栖的鸟雀时,那些光斑就会随着绪长风翻页的动作轻轻晃动。
第七日清晨,王生息在洗漱时发现自己的中衣袖口磨出了毛边。
那是每晚练拳时被梧桐树皮蹭的。
而绪长风的砚台却在这天见了底,他不得不借用王生息那块从未认真研磨过的松烟墨。
两人在晨课前的回廊相遇时,绪长风眼下挂着淡青,手里还攥着昨夜整理的《月考精要》。
王生息则精神抖擞地活动着手腕,指节处结着新茧。
你猜今日执教会抽查哪篇?绪长风压低声音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竹简边缘的毛刺。
王生息正要开口,檐角的风铃突然轻轻一颤。他抬头望去,只见一片树叶打着旋儿落下,恰好卡在回廊的瓦缝间。晨露顺着叶脉缓缓滑动,在朝阳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晕。
哪篇都一样,反正我都背不出来。王生息伸手拨弄那片湿漉漉的叶子,露水沾湿了他的指尖。
他随手将水珠甩向廊外,恰好滴在石阶旁的蚂蚁队伍中,惊得这些小生灵慌忙改道,在青苔上爬出歪歪扭扭的痕迹。
绪长风若有所思地看着那些痕迹,正要说话,远处突然传来三声悠长的钟响,那是早课开始的信号。
廊下的麻雀被惊得四散飞起,翅膀拍打的声音盖过了露水滴落的轻响。
月考前的最后一晚,王生息在庭院里打拳直到子时。
而绪长风则坐在廊下全力备战明日的月考,手中玉简映着月光,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朱笔修改过的心法要诀。
当王生息终于大汗淋漓地停下时,却发现绪长风的左手一直虚按在丹田处,指尖有极淡的青光流转,但却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此时远处传来三声更响,悠长的铜锣声在庭院中回荡,这是三省门戌时止静的讯号。
王生息甩了甩头发上的汗珠,欲走却注意到绪长风打坐的蒲团旁散落着几片梧桐叶。
月光透过枝桠,将叶片的影子投在青石板上,每当夜风拂过,那些影子便如游鱼般轻轻摆动,叶尖的影子时而相触,时而分离。
王生息驻足凝视片刻,一片梧桐叶被风卷起,轻轻掠过绪长风的肩头。
那叶片在月光下翻转,叶脉间似有流光一闪而逝,快得让人疑为错觉。
绪长风似有所觉,指尖青光倏地隐去。他睁开眼时,正对上王生息探究的目光,四目相对,两人在月光下不约而同地勾起嘴角。
夜风穿过庭院,带走了最后一片飘摇的落叶,只余铜锣的余韵在石阶间轻轻回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非我非非我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非我非非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