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长江以南,草长莺飞,春意渐浓。然而,北方的战场上,冰雪虽消融,却被更深沉的硝烟与血火所替代。武汉,这座被长江环抱的城市,此刻正扮演着全国抗战中枢的角色。参谋本部里,地图上的红蓝铅笔痕迹越来越密,烟灰缸里的烟蒂堆积如山,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到了极致。
我,韩夏,参谋本部参谋次长少将,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手指在徐州与台儿庄之间反复摩挲。二月最后一周的平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喘息。我深知,真正的血战,将在三月全面爆发。我的心头,既有对历史走向的某种预知,更有对这场战争中无数生命即将逝去的沉重。
“次长,津浦路北段传来最新战报。”我的作战参谋王耀武,他已经连续工作了超过三十个小时,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声音却依旧清晰。他递给我一份电报,上面赫然写着日军突破我临城防线,正向峄县方向快速推进的消息。
我接过电报,目光落在地图上的临城。汤恩伯军团,按照我的命令,在滕县浴血奋战三天后,虽然给日军造成了巨大杀伤,但自身也伤亡惨重。为了保存实力,同时也为了诱敌深入,我命令他们适时撤离,向临城方向运动。现在看来,日军果然追了过来。
“命令汤恩伯军团,不必恋战,继续向台儿庄以西,靠近向城一带运动,等待时机。”我沉声说道,手指在地图上精确地指示出汤恩伯部未来的行动路线,“他们的任务,是作为奇兵,等待侧击日军的命令。”
王耀武记录着,眉宇间带着一丝犹豫:“次长,如果汤军团继续向西,那峄县方向就只剩下一些零星部队,日军主力恐怕会长驱直入,直逼台儿庄。”
“正是如此!”我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声音低沉而有力,“我们要让他们以为,我们已经无力抵抗,只能步步后退。我们要让他们产生错觉,以为台儿庄只是一个普通的据点,轻而易举便能拿下!”
我转过身,面对着作战室里所有参谋:“诸位,台儿庄是我们的诱饵,也是我们的屠宰场!日军坂垣、矶谷两师团,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我们要在那里,一举将其重创!”
参谋们被我的气势所感染,纷纷收敛了脸上的疲惫,眼中燃起了斗志。他们深知我每一个命令背后都隐藏着深远的战略意图。
我的心却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滕县一役,虽然汤恩伯部有所保留,但王铭章将军的川军在历史上却是在滕县拼光了老本,最终将军殉国。我这次虽然调了中央军精锐去守,试图减少牺牲,但日军的攻势太猛烈,我甚至不确定能否避免同样的悲剧。我只能尽力而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我的目光转向另一侧的地图,那是津浦路南段。日军第13师团在宿县一带按兵不动,似乎仍在等待北段战局的发展。这正符合我的判断,日军意图南北夹击,在徐州附近围歼我军主力。但他们绝不会想到,我早已为他们准备了一个口袋阵。
“赵立言!”我叫过情报参谋,“继续加强对日军第13师团的电台侦听和空中侦察。我要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他们何时开始向北推进!”
“明白,次长!”赵立言应声领命。
这一夜,武汉城似乎都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春寒料峭,长江之水波涛不息,仿佛也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惊涛骇浪。我一个人站在窗前,点燃一支烟。烟雾缭绕中,我的思绪回到了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记忆。台儿庄,那是抗战初期中国军民用血肉之躯铸就的伟大胜利。而这一次,我要亲手指挥,让这场胜利变得更加辉煌,也更加惨烈。
三月第一周:滕县血战,诱敌深入
三月一日,春寒料峭。津浦路北段,滕县的炮火声依旧隆隆作响。尽管我已命令汤恩伯军团有序撤离,但殿后的部队,以及部分未完全撤出的守军,仍然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次长,滕县已于昨日下午失守。”王耀武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我看着他,他眼中泛着血丝,显然一夜未眠,“汤恩伯军团主力已按计划向临城以西转移,但殿后部队伤亡惨重。王铭章师长……为国捐躯了。”
我的心猛地一沉。尽管我尽力去改变,但历史的惯性是如此巨大,终究还是没能挽回这位英雄的生命。王铭章,川军悍将,他的牺牲,无疑是对全国军民士气的一次沉重打击。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悲痛,但同时,也燃起了更强烈的复仇之火。
“立即发电嘉奖王铭章师长,追授他为陆军上将,并隆重安葬!”我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声音尽量保持着镇定,“告诉全军将士,王师长的牺牲,绝不会白费!我们会用日寇的鲜血,来祭奠英雄的英灵!”
王耀武肃然敬礼,然后转身去传达我的命令。
滕县的失守,意味着日军已经突破了第一道防线。此刻,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已兵临峄县城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