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命令,意味着淞沪会战的失败,意味着上海的陷落。我亲手指挥了这场历时三个月的血战,付出了数以十万计的将士生命,却依然没能守住这座城市。我的内心,充满了巨大的悲痛和自责。我是一个来自未来的人,我本该改变历史的走向,但最终,我却依然无法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我独自坐在作战室里,面前的地图上,我军的红色箭头正在向后方移动,而日军的蓝色箭头则从金山卫方向,如同一把尖刀,直插我军的后背。我闭上眼睛,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我能感受到,撤退的队伍中,将士们的疲惫、沮丧和愤怒。他们付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却依然要面对撤退的耻辱。
十一月第二周:大溃败与南京危机
十一月九日,上海全面失守。我军几十万将士,在日军的猛烈追击下,进行着一场混乱而艰难的撤退。
“次长,我军撤退秩序混乱,日军飞机在空中进行无差别轰炸,部队伤亡惨重!”刘斐将军的声音带着绝望,“许多部队失去建制,军官与士兵失散,情况极其糟糕!”
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我能想象到撤退路上的惨状,能听到将士们的哭喊声和日军的炮火声。
“命令督战队,维护撤退秩序,对擅自脱离队伍的士兵,就地处置!”我的声音冰冷而严厉,但我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巨大的痛苦,“同时,命令各级军官,务必收拢部队,恢复建制,向预定集结地撤退!”
我知道,在这个时候,任何一点点的混乱,都可能导致更大的灾难。我必须用最严厉的手段,来维持撤退的秩序。
撤退的过程异常艰难。日军的飞机、坦克、大炮,像收割机一样,在我军撤退的队伍中肆虐。许多部队在撤退途中被日军包围,最终英勇殉国。
我坐在作战室里,彻夜不眠,不断地调整撤退路线,发布新的命令,试图将损失降到最低。我的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每一种可能,做出最艰难的抉择。我能感受到,那些年轻的生命,正在为了我的命令,为了这个民族的尊严,慷慨赴死。
十一月十二日,我军主力部队终于撤退到昆山、吴县一线,勉强稳住了阵脚。然而,日军的铁蹄却丝毫没有停歇,他们继续向西推进,目标直指我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次长,日军已经攻占了昆山,正在向常州、无锡方向推进!他们的目标,是南京!”陈明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虑和恐惧。
我的心猛地一沉。南京!我太清楚南京在历史上遭遇的浩劫了。我必须阻止这一切!
“命令各部,立刻在南京外围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进行南京保卫战!”我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同时,立刻调集所有能够调动的部队,向南京集结!”
我知道,南京保卫战,将是一场比淞沪会战更加艰难,更加残酷的战斗。我军精锐在淞沪战场已经消耗殆尽,士气低落,而日军却士气高昂,兵锋正盛。
我开始召集参谋本部所有能够调动的将领,商讨南京防御方案。刘斐将军,以及其他几位负责后勤、训练的将领,都聚集在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诸位,南京是我们的首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绝不能让日军轻易占领!”我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声音低沉而有力,“此战,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死守南京!”
我深知,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别无选择。我必须尽我所能,去迟滞日军的进攻,去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去争取那万分之一的生机。
十一月第三周:南京防御的部署与绝望
十一月十五日,南京的气氛已经紧张到了极点。街上弥漫着恐慌和不安,大量平民开始向西迁移。然而,更多的部队,却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南京城。
我坐在作战室里,面前的地图上,南京城外围的防御工事正在紧张施工。我军从淞沪撤退下来的部队,以及从各地紧急抽调的部队,正在南京城外构筑防线。
“次长,我军在淞沪战场损失惨重,部队减员严重,士气低落。”刘斐将军语气沉重,“许多部队未能得到及时补充,战斗力大打折扣。而且,南京城防工事也未完善,恐怕难以抵挡日军的猛烈进攻。”
我的心像被铅块压着,沉重无比。我当然知道这些问题。我军在淞沪战场已经拼尽了全力,几乎耗尽了元气。现在,却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去进行一场更加绝望的首都保卫战。
我开始仔细研究南京的防御方案。我将所有能够收集到的资料,都摆在我的面前,试图从中找到任何一丝可以扭转战局的契机。我能想到历史上南京保卫战的惨烈,我能想到南京大屠杀的悲剧。我必须尽我所能,去避免历史重演。
“命令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务必将防御体系构筑成多层次、立体化的防线!”我语气坚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设置障碍,构筑火力点,将日军拖入巷战和消耗战的泥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