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林风和陈海全身心投入到对城西工行分行及其周边区域的深度排查中。
白天,他们以金融安全大检查的名义,走访分行管理层,调阅内部安保流程,与保安人员交谈;晚上,则换上便装,在分行周边进行不间断的巡逻和观察。
林风凭借脑海中的“未来档案”,如同一个拥有精确导航的猎手,总是能“恰好”地引导陈海注意到关键点。
比如,在查看分行内部监控时,林风会“无意间”提到:“海哥,你看这个角度,虽然覆盖了正门,但对着后门通道的摄像头好像有点歪,画面边缘有死角。”——这正是前世劫匪利用的监控盲区。
又比如,在询问运钞车交接流程时,林风会“顺口”问保安:“交接时间一般是下午三点到三点半这个固定时段吗?有没有临时调整过?最近有没有陌生人来打听过这个?”——这些问题直指劫匪踩点的核心信息。
陈海对林风的敏锐观察力佩服不已,丝毫没有察觉这些“发现”背后的超自然因素,只觉得这个搭档天生就是干刑警的料。
时间一晃到了周四,距离林风记忆中的劫案发生日(周五)只剩最后一天。
下午,林风和陈海再次驾车在城西工行分行周边巡逻。天气有些阴沉,乌云低垂,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感。
林风的心弦绷得紧紧的。按照“档案”记载,劫匪会在动手前一天进行最后的确认和准备,这也是最可能发现他们蛛丝马迹的时候。
他的目光如同雷达,仔细扫过街边的每一辆停靠车辆,每一个驻足的行人。
当他们的车缓缓驶过分行后侧的民生路时,林风的眼神猛地一凝!
“海哥!慢点!”林风低声道。
陈海立刻降低了车速:“怎么了?”
林风指着路边一辆半新不旧的灰色面包车:“那辆车,车牌号江A·XJ347,你看一下。”
陈海顺着方向看去,那辆灰色面包车停在一个监控探头视野的边缘,车里似乎没人。“这车怎么了?看起来没什么特别。”
“这辆车,”林风语气严肃,“我们前天晚上巡逻的时候,好像就在这附近见过。当时它停的位置离银行更近一些。今天又出现在这里,而且换了位置,避开了主要监控。”
陈海皱起眉头,仔细回忆了一下,印象有些模糊:“是吗?这条路上车来车往的…”
“我确定。”林风语气肯定(他当然确定,这辆车牌号他早就记在心里),“而且,你看它的轮胎,沾着不少干涸的泥点,像是从城郊或者工地过来的。但这周边都是硬化路面。”
陈海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作为老刑警,他深知巧合背后往往藏着必然。一辆车连续几天出现在重点目标附近,并且有意识地选择停车位置,这绝对是重大嫌疑!
“靠边停,我们摸过去看看。”陈海当机立断。
两人把车停在远处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下车后装作路人,慢慢向那辆灰色面包车靠近。
距离拉近,林风看得更清楚。车内确实空无一人,但副驾驶座位上扔着一件脏兮兮的工装外套,后座似乎放着几个帆布包。车窗贴了深色的膜,看不清里面的具体情况。
“记下车牌,查一下。”陈海低声道。
林风早已将车牌号输入手机,通过内部系统查询(走个过场),很快结果出来:“海哥,查到了!车牌是…套牌!原车是一辆已经报废的白色小货车!”
套牌车!
这个词如同警铃,在陈海脑中炸响!使用套牌,几乎等同于宣告这辆车有问题!
“妈的!真有情况!”陈海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枪套,“盯死这辆车!看看谁来开走!”
两人迅速在对面一家小超市的橱窗后隐蔽起来,死死盯住那辆灰色面包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一个穿着蓝色工装、戴着鸭舌帽的男人晃晃悠悠地从旁边一条小巷里走出来,左右张望了一下,径直走向那辆灰色面包车。
这个男人身形瘦高,走路时肩膀有些习惯性地耸动,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脸。
林风的心脏猛地一跳!这个体态特征,和他记忆中一名劫匪完全吻合!
只见那男人熟练地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室,却没有立刻发动车子,而是似乎在车里翻找着什么。
“海哥,要不要靠上去盘问?”林风低声问,手心有些冒汗。
如果现在抓捕,或许能阻止明天的劫案,但很可能打草惊蛇,抓不到其他同伙,也无法获得完整证据。
陈海经验丰富,摇了摇头,压制住冲动:“别急!现在上去,他完全可以狡辩就是路过停车。
套牌车虽然可疑,但不足以直接扣人。
我们必须抓到更实在的证据,或者等他们有所行动!”
他拿出手机,开始对着那辆面包车和驾驶室的男人进行隐蔽拍摄。
就在这时,那男人似乎找到了东西,从车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巴掌大小的塑料袋,迅速塞进了工装口袋,然后才发动了车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入职,开局背熟全国积案卷宗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入职,开局背熟全国积案卷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