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烛火将溥仪幼小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映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南方孙文蠢蠢欲动的消息,如同殿外呼啸的北风,带来刺骨的寒意。他写给孙文的密信,已通过神鬼莫测的影卫渠道送出,结果难料。而关外,吴佩孚与张作霖隔着辽河对峙,战报未至,胜负未知,那份关于监军的情报虽已由张龙带去,但能否顺利执行,仍是悬在他心头的一块巨石。
“皇上,夜深了,该安歇了。”首领太监李德全小心翼翼地端上一碗温热的参汤,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溥仪摆了摆手,目光依旧停留在南方疆域图上。“歇不了。”他的声音带着孩童不应有的沙哑,“李德全,你说,这大清的天下,有多少人盼着朕倒台?有多少人等着看爱新觉罗家的笑话?”
李德全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发颤:“皇上是真龙天子,洪福齐天,定能……”
“行了,这些虚话不必说了。”溥仪打断他,语气并无责怪,只有深深的思索,“去,传聂宪藩。”
片刻后,聂宪藩一身戎装,带着深夜的寒气踏入殿内。“皇上。”
“新军编练如何?‘神龙近卫军’的架子搭起来没有?”溥仪开门见山,这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回皇上,武卫军左翼骨干已打散重组,按照皇上赐下的‘三三制’雏形及步炮协同要点进行操练,士气尚可。只是……”聂宪藩略一迟疑,“兵员素质参差不齐,忠于皇上的思想灌输非一日之功。且各级军官缺口仍大,懂新式战法者寥寥。”
“军官的问题,从这次守城有功的底层士卒和低阶军官里破格提拔!不论出身,只论能力和忠诚!”溥仪斩钉截铁,“告诉他们,跟着朕,未来不止是顶戴花翎,更有封侯拜将,光宗耀祖!思想灌输不能停,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吃的粮饷是朝廷的,保卫的是华夏的江山社稷,而朕,是带领华夏复兴的唯一希望!”
“臣,明白!”聂宪藩眼中闪过热切,皇帝画出的饼,虽然遥远,却充满了致命的诱惑力。他顿了顿,低声道:“皇上,肃亲王那边……”
“继续盯紧。”溥仪眼神微冷,“他与关外商人接触,无非是想借张作霖的势,或者袁世凯的残部,给自己谋条后路,甚至……痴心妄想。现在动他,容易打草惊蛇,且让他再表演几日。证据收集齐全,届时一并清算!”
“是!”聂宪藩领命,又道:“格物院那边,鲁大和赵铁柱派人来问,皇上新给的那几样‘利器’的优先顺序……”
提到格物院,溥仪精神稍振,这是他对抗整个时代的底气所在。“走,去西苑看看!”
西苑格物院,即便是深夜,依旧灯火通明,敲打声、争论声不绝于耳。与殿宇的肃杀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金属、火药和汗水的奇特活力。
溥仪首先来到鲁大负责的区域。这里堆满了木料、牛皮和粗细不一的竹筒。几个工匠正对照着溥仪画的简易草图,组装那个巨大的木框——“一窝蜂”火箭发射架。
“皇上,”鲁大抹了把额头的汗,指着地上一个已经成型的发射箱,“按您的意思,这竹筒内置发射药和带稳定杆(简陋尾翼)的火箭(其实就是大号起火),用药线并联,一次可齐射二十支。就是这射程和准头……实在难以控制,落点能散布半里地。”
“无妨!”溥仪看着那粗糙但充满暴力美学的装置,眼中放光,“这东西本就不是用来精确点杀的!朕要的就是覆盖!守城时,对着敌军密集处一次齐射,就算打不死多少人,那声势,那火光,足以让没见过世面的敌军肝胆俱裂!尽快试制,找出最稳定的药量配比和发射角度,先造出五十具!”
“奴才遵旨!”鲁大兴奋地搓着手,皇帝的理解和支持让他干劲十足。
接着,溥仪走向赵铁柱的工棚。这里温度更高,铁锤敲击声格外密集。赵铁柱正拿着一个粗大的铁管在仔细端详,旁边桌上还放着几个类似的铁管和一堆铁砂、黑火药。
“皇上,您看,”赵铁柱见溥仪过来,连忙拿起那根铁管,尾部有一个简陋的击发装置,前面则是可以拧开的装药口,“按您画的‘雷火铳’(大型霰弹枪),用精铁打造,管壁加厚,试了几次,装三钱黑火药,一把铁砂子,十步之内,能把这厚木板打成筛子!”他指着旁边一块布满孔洞的木板,语气带着一丝骇然。
溥仪拿起那沉甸甸的铁管,手感粗糙,但结构简单至极,几乎不存在技术瓶颈。“好!这东西制造简单,训练容易,最适合装备给新兵和城内巡防营,用于巷战和近距防御。产量如何?”
“回皇上,若材料充足,熟手的铁匠一天能打造三到五根!就是这尾部的击发装置稍微费点功夫,但也能跟上。”
“全力制造!先造三百根!配套的弹药也跟上!”溥仪下令。这种简陋的“巷战利器”,一旦大规模装备,足以让任何试图在城内制造混乱的敌人付出惨重代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