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叛乱的烽火迅速熄灭,祝融以铁血与怀柔并济的手段,不仅平息了动荡,更借此机会重新梳理了南中的权力结构,将林越推行的新政更深入地扎根于这片土地。捷报传回,零陵上下人心振奋,华国的内部凝聚力经过此番考验,反而愈发坚韧。
一、 论功之后,隐忧浮现
林越对祝融及参与平叛的将士予以重赏,尤其嘉奖了那些在政治攻势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教化使”和主动与乌蒙切割的部落。南中的局势暂时稳定,但林越的目光已投向更远处。
书房内,仅有林越、徐庶、蔡文姬三人。
“乌蒙叛乱,背后确有曹操细作的影子。”徐庶将内卫搜集到的几份密报呈上,“虽然线索在乌蒙身死后中断,但可以确定,曹操的校事府从未停止对我内部的渗透。他们在试图寻找一切可能的缝隙,无论是士族的不满,还是蛮族的守旧,都可能被其利用。”
蔡文姬轻声道:“科举取士,触动的是天下士族的根本;异族平等,打破的是千百年的华夷之防。夫君所行之事,皆是逆流而上,注定会引来无数的明枪暗箭。内部稍有不稳,便会被外敌所乘。”
林越点了点头,神色凝重:“所以,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被动防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找到一个方法,既能打破外部封锁,又能持续增强我华国实力,让曹操、孙权即便想捣乱,也无力他顾,或者……付出他们无法承受的代价。”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前,目光掠过中原的纷争,掠过江东的水网,最终落在了那浩瀚无垠的南方海洋上。“陆上的僵局,或许可以从海上打破。”
二、 破浪扬帆,锡岛来使
仿佛是为了印证林越的想法,数日后,来自南海“镇南堡”的信使,历经风浪,抵达了零陵。他带来了两个极其重要的消息。
其一,在韩当和墨衡弟子的不懈努力下,“镇南堡”不仅彻底站稳了脚跟,击退了土着数次大规模反扑,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岛屿的另一侧,发现了一条易于开采、品位更高的露天锡矿脉!这意味着锡的产量将可以大幅提升,足以支撑华国军工的进一步升级和民用领域的拓展。
其二,也是更具冲击力的消息:在探索岛屿周边海域时,“探索者号”救起了几名因风浪失事的、皮肤黝黑、语言迥异的异邦船员。通过艰难的图画和手势交流,韩当等人震惊地得知,这些船员来自一个被称为“扶南”(位于今柬埔寨、越南南部)的国度,其地“沃野千里,多产稻米、象牙、犀角、香料”,且其国中有大型港口,商船往来,甚至与更西方的“天竺”(印度)有贸易联系!
“扶南……稻米……香料……”林越看着韩当信中粗糙描绘的异域风物图,以及那几名异邦船员进献的一小袋散发着浓郁香气的胡椒和几粒稻谷(与华国品种明显不同),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
这是一个远超预期的发现!不仅意味着一个稳定的、高品质的锡矿来源,更意味着,在南方海洋的彼端,存在着一个拥有成熟文明、丰富物产,并且可能存在着广阔市场的国度!这简直就是为他打破外部经济封锁、获取战略资源量身定做的突破口!
三、 零陵定策,海路为先
林越立刻召集了最核心的成员,包括刚刚凯旋归来、风尘仆仆的祝融。
“诸位,破局之钥,或许就在此处!”林越将韩当的信和那袋胡椒放在案几上,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曹操可以封锁我们北方的商路,孙权可以骚扰我们的长江水道,但他们绝对无法封锁这浩瀚的南海!”
他指向地图上交州以南那片模糊的区域:“扶南!若能与之建立稳定的海路贸易,我们将获得源源不断的锡矿、粮食、象牙、香料!这些,不仅可以满足我们自身所需,更能通过贸易,换取我们需要的其他物资,甚至……白银和黄金!我们可以用香料的利润,反哺格物院,加速技术革新;可以用充足的粮食,稳定民心,吸纳流民;可以用犀角象牙,结交北方豪强,分化曹操阵营!”
徐庶眼中精光闪烁:“主公高见!此乃跳出棋局,另辟天地之策!若此海路畅通,我华国将不再受制于中原物产,进退自如!”
大乔更是激动,作为曾经掌管部分商路的她,立刻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业潜力:“夫君,若真如此,我愿亲自组织商队,遴选货物,与那扶南通商!我华国的丝绸、瓷器、纸张,还有格物院出产的精致铁器、玻璃,在彼处定是奇货可居!”
祝融虽然对海外贸易不太了解,但也豪气干云地说:“既然海上如此重要,我南中儿郎亦可学习操舟,护卫航道!绝不让任何宵小破坏夫君大计!”
蔡文姬则提出了更深的考量:“与异邦交通,需谨慎。语言、习俗、律法皆不相同,需选派机敏通达、善于交涉之人。且需制定章程,既要示之以威,使其不敢轻视,也要待之以诚,方能长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