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边境摩擦,山雨欲来
黑山坳以南三百里,帝国北境都督府辖下的一座边关军营,如同一颗孤独的棋子落在苍茫荒原之上,背倚着宛如巨龙蜿蜒的断龙岭,前方则是干涸的枯河谷,整个军营形如利刃,深深插入北境的腹地。残阳如血,将天边云霞染成暗红,仿佛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即将降临。风卷黄沙,掠过营寨高耸的箭楼,猎猎作响的“韩”字帅旗在风中翻飞,宛如猛虎低吼。校场上,黄土翻扬,铁甲铿锵,士兵的盔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冽的微光,长矛的寒光闪烁,两千将士列阵待发,杀气隐现。
高台之上,一名年轻将领身披亮银锁子甲,肩覆狮头护肩,腰悬龙纹长剑,胯下乌骓马昂首嘶鸣,四蹄踏地,震得台基微颤。他便是韩明,北境都督韩虎的亲侄,三皇子门下最锋利的一把刀,年未三十,却已官至游击将军。虽然外界素以“果决勇猛”着称,但实际上,他性格骄纵跋扈,好大喜功,常常不顾后果地追求个人功绩。此番以“巡边”为名,实为奉三皇子密令,借机剿灭黑山坳,立下“平叛首功”,为日后封侯铺路。
“都听清楚了!”韩明勒马环视,声如洪钟,带着世家子弟特有的倨傲与不容置疑,“此次巡边,重点是‘黑山坳’区域。那群流放罪囚,本是朝廷弃民,却不知死活,聚众作乱,私设关卡,擅杀官差,形同割据!”韩明语气一顿,眼神如刀,扫过台下士兵,“更闻其炼制奇械,勾结蛮族,图谋不轨!上头有令——若遇抵抗,格杀勿论!”他再次提高声音,“凡斩首一级,赏银十两,擒其首恶林烨者,官升三级,赐田百亩!”
他话音落下,台下将士一阵骚动。银两田产的诱惑让许多新兵眼中放光,但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卒却面色凝重。他们曾在边陲与蛮族周旋,也听说过黑山坳的传闻——那里虽是流放之地,却井然有序,百姓安居,更有奇械利器、精锐之师。前次三名斥候深入侦查,竟一去不返,只在枯河谷发现三具尸体,皆被利刃割喉,手法干净利落,显然是被专业杀手所杀。
“将军,”一名副将上前半步,声音低沉,额角渗汗,“黑山坳地势险要,四面环山,仅有一条窄道可入,名曰‘黑风峡’,乃兵家绝地。山鹰游骑神出鬼没,擅伏击、精追踪。是否先派精锐斥候深入探查,摸清虚实,再定行军路线?贸然深入,恐中埋伏,重蹈前次覆辙。”
“斥候?”韩明冷笑一声,手中马鞭猛地一甩,“啪”地一声脆响,抽在青石台上,碎石飞溅。他目光如刀,扫向副将:“你当我是来踏青的?朝廷的王师,天子的铁军,岂能被一群罪民流寇吓住?三皇子殿下亲授旌旗,陛下默许,我此行名为巡边,实为‘清君侧’!谁若畏战不前,军法从事!”
他猛地一夹马腹,乌骓长嘶,前蹄扬起,他立于马上,宛如战神:“我奉的是钦命,打的是王旗,谁敢阻我,便是反贼!出发!”
鼓声雷动,号角长鸣。两千大军列阵而出,旌旗招展,铠甲鲜明。前军为重甲步兵,手持长戟盾牌;中军为火绳枪手,列成三排,枪口朝天;后军为弩炮车,吱呀作响,装载着沉重的铁矢与火油罐。他们并未隐蔽行踪,反而大张旗鼓,所过之处尘土飞扬,马蹄踏地如雷,仿佛在向整个北境宣告:天兵至矣,逆者当诛!
与此同时,黑山坳。
密林深处,一座隐秘的了望塔高耸入云。山鹰部的游骑如幽灵般穿梭于山脊与密林之间,他们身披特制的迷彩斗篷,头戴鹰羽装饰的头盔,骑术精湛,踪迹难寻。这些精锐的侦察兵使用特制的鹰哨进行沟通,并能通过草木的微小变化追踪敌人的动向。他们以鹰哨传讯,以烽火为号,将敌军的兵力、行军路线、主将特征,一一传回。
“两千人,轻装为主,配有火绳枪三十杆,弩炮四架,粮草仅带五日之用。”萧月瑶立于指挥所内,指尖在沙盘上轻点,声音冷静如冰,“主将是韩明——韩虎的侄子,三皇子心腹。敌军兵力与装备情况一目了然。值得注意的是,韩明此人年少气盛,好大喜功,但缺乏实战经验。情报显示,他此行并未携带后勤辎重,显然是想速战速决,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而且……他们故意绕开官道,直扑黑风峡,这一行为明显是冲着‘冲突’来的。可以推测,韩明的动机并不单纯。”
林烨负手而立,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目光如铁,凝视着那支正缓缓逼近的红色小旗。火光在他眸中跳动,映出几分冷峻的笑意。他身穿玄色战袍,肩披黑貂,虽未着甲,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身后,孙小树按刀而立,眼中战意如火;赵铁匠正带着工匠队检查火油罐与滚木礌石的准备情况;医馆的柳娘子也已组织起伤员收容队,随时待命。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林烨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如雷鸣,“他们不是来打仗的,是来‘碰瓷’的——打着巡边的旗号,寻衅滋事,逼我们动手。只要我们先动刀兵,他们便有了‘平叛’的借口。三皇子想借我的头,祭他的登天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