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破袭”战役的胜利,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以惊人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正太线,超出了山西,甚至超出了华夏的国界。
首先被这场巨大胜利震撼的,自然是八路军内部。当林峰和李云龙联名签署的、详细罗列着歼敌数字、摧毁目标和缴获物资的战报,通过电台跨越千山万水,传到太行山深处的八路军总部,再传到延安的窑洞时,所引起的轰动是空前的。
老总拿着那份墨迹未干的电文,反复看了三遍,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缸都跳了起来,他朗声大笑,笑声在指挥部的山洞里回荡:“好!好一个林峰!好一个李云龙!打出了我们八路军的威风!打出了华夏人的骨气!正太线啊,鬼子的命脉,被他们硬生生给掐断了!这是战略性的胜利!”
师长拿着放大镜,在地图上仔细比划着被林峰部队打通的走廊区域,脸上满是欣慰和难以置信:“这个林峰,真是每次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喜。不,是惊吓!你看看这战果,歼敌近六千,摧毁据点上百,瘫痪铁路百余里……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缺枪少弹的八路军吗?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副参谋长则更关注技术细节:“电文里提到的那种能进行密集齐射、威力巨大的新式火箭炮,还有他们大量装备的自动火器和坦克……这些装备的来源,必须严格保密,但同时,其展现出的战术价值,值得我们全军研究和学习!”
很快,由延安亲自起草的嘉奖令发往了独立旅和前线的“先锋支队”,对全体参战官兵予以通令嘉奖,称赞此战“意义重大,战果辉煌,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林峰和李云龙的名字,在八路军高层内部,已经成为了“能征善战”和“奇迹创造者”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这份辉煌的战绩,也无法完全掩盖。尽管八路军对外宣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留和模糊处理,但正太线大面积瘫痪,日军一个混成旅团主力遭到重创的消息,还是通过不同渠道,迅速传开。
重庆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收到消息时,起初是怀疑,继而是震惊。他们无法想象,一直被他们视为“游而不击”的八路军,竟然能打出如此规模的、近乎正规军的大兵团攻势作战,并且取得了如此骇人的战果。情报部门被紧急动员起来,试图搞清楚这支被称为“林峰支队”的神秘部队的详细情况,以及他们那些强大武器的来源。
“娘希匹!这个林峰是什么人?李云龙手下的一个连长?能打出这样的仗?他们的坦克、重炮是哪里来的?是不是苏联人在背后支持?”最高统帅部里,充满了各种猜测和惊疑。有些人感到振奋,有些人则感到了莫名的压力和不安。
而在国际上,这则消息也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潜伏在华夏的盟军观察员,以及一些外国通讯社的记者,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这次战役和这支神秘部队的信息。虽然由于信息管制和战乱,他们得到的情报支离破碎,但“八路军”、“林峰”、“正太线”、“大规模炮击”、“坦克突击”这些关键词,已经足以勾勒出一幅与他们印象中完全不同的敌后战场图景。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一份来自远东的情报摘要放在了斯大林的案头。这位格鲁吉亚人拿起他的烟斗,仔细阅读着关于华夏华北地区一次大规模破袭战的简要描述,特别是其中提到的“疑似使用了类似我军‘喀秋莎’火箭炮的武器”和“装备了大量波波沙冲锋枪及苏制坦克”的语句。
他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丝疑惑和兴趣。“华夏的同志,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实力?还是说……这里面有我们不知道的故事?”他指示外交人民委员部,加强对华夏敌后战场,特别是八路军装备情况的关注和情报收集。
华盛顿,白宫。
罗斯福总统也在他的椭圆形办公室里,听取着战略情报局(OSS)关于亚洲战局的最新简报。当听到关于华夏一支共产党军队在正太线取得“惊人胜利”,并可能拥有“超越其通常水平的重武器”时,他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
“这很有趣,不是吗?”他对他的顾问说道,“我们在太平洋岛屿上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异常艰难,而他们在内陆,似乎找到了一种有效打击日本人的方法。或许,我们应该重新评估那片战场的价值,以及……我们那些共产主义盟友的潜力。”
东京,日军大本营。
气氛则是截然相反的凝重和震怒。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面对着筱冢义男发来的、充满绝望和推诿的战况报告,脸色铁青得吓人。
“废物!蠢货!一个旅团的主力,加上配属部队,竟然在短短几天内被土八路打成这样!正太线瘫痪!这是帝国陆军的耻辱!”他愤怒地咆哮着,将报告狠狠摔在地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亮剑:祝你发财啊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祝你发财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