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王守业的被清除,如同一场无声的雷霆,在磐石根据地内部涤荡了最后一丝隐患,也让外部窥探的目光暂时收敛。但林峰深知,打掉一个间谍,只是治标。日军特高课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损失了一个重要情报源,必然会采取更直接、更激烈的行动进行报复和试探。
与其被动等待敌人上门,不如主动设局,将计就计,把潜在的威胁引出来,一次性解决!
指挥部里,林峰、参谋长苏远宁、情报参谋周默以及几位中队长再次齐聚。气氛肃杀,带着一种猎手布置陷阱前的冷静与期待。
“鬼子丢了一个‘鼹鼠’,肯定不会甘心。”林峰开门见山,“他们现在对我们好奇得很,又摸不清虚实。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给他们下一个套!”
他指向沙盘上一个位于根据地西北方向,约三十里外,名为“野狼峪”的地方。
“这里,地势复杂,沟壑纵横,看似适合小股部队隐蔽接近我们根据地。我们就在这里,给他们准备一份‘大礼’!”
详细的作战计划在林峰的阐述和参谋团队的补充下迅速完善:
第一步:释放诱饵。
利用被抓获的“鼹鼠”的联络渠道(已被周默反向控制),向日军特高课传递一份经过精心篡改的“绝密情报”。情报内容显示:磐石根据地主力部队(夸大其词,描述为拥有大量自动火器和少量火炮)因近期连续作战,颇为疲惫,正在进行短期休整,且有一批重要“专家”和设备将于三日后抵达野狼峪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进行“技术指导”,防卫力量相对薄弱。
这份情报半真半假,既迎合了日军对磐石部队装备精良的猜测,又给出了一个看似“有机可乘”的薄弱点和极具诱惑力的目标——“专家”和设备。
第二步:张网以待。
主力部队秘密运动至野狼峪周边预设阵地。
第一中队、第二中队,由张大彪统一指挥,埋伏在野狼峪入口两侧的制高点,构筑坚固的机枪阵地和迫击炮发射位。他们是扎紧口袋的主力。
第三中队以及炮兵分队(携带两门82迫击炮),由林峰亲自指挥,隐蔽在野狼峪深处,作为决定性的打击力量和预备队。
“利刃”小队化整为零,前出至更远的区域,负责监视日军动向,并在战斗打响后,切断日军退路,猎杀重要目标。
骑兵连则作为机动力量,在战场外围游弋,负责追击可能出现的漏网之鱼和警戒其他方向。
第三步:雷霆一击。
一旦日军部队被诱入野狼峪伏击圈,立即以最猛烈的火力予以覆盖,力求全歼,不使一人逃脱!
计划制定完毕,各部立刻行动起来。
周默亲自操刀,模仿“鼹鼠”的笔迹和密码,将那份足以让日军眼红的假情报,通过秘密渠道送了出去。
第一、第二中队在张大彪的带领下,趁着夜色悄然离开根据地,向野狼峪方向运动。战士们虽然不解具体任务,但对连长的命令毫无保留地执行,默默地在预定位置挖掘工事,架设机枪和迫击炮,将整个野狼峪入口区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死亡陷阱。
林峰则亲率第三中队和炮兵分队,携带充足的弹药,潜入野狼峪深处,选择了几个视野良好、便于发扬火力的隐蔽阵地。
“利刃”小队如同幽灵般散入更广阔的山林,他们的任务是确保不会有任何意外打扰这场“盛宴”。
整个部署过程悄无声息,如同暗流涌动。
果然,日军特高课在收到“鼹鼠”传来的“宝贵情报”后,经过紧急研判(他们认为“鼹鼠”刚刚传递过磐石部队装备精良的情报,此次信息可信度较高),决定采取行动。他们命令附近据点的一个日军加强中队(约180人,配备四挺歪把子机枪,四具掷弹筒),并纠集了约两百名伪军,组成一支近四百人的讨伐部队,由一名作战经验丰富的日军大队副指挥官亲自率领,秘密向野狼峪扑来,意图一举端掉八路军所谓的“专家团”,重创甚至歼灭这支神秘的“磐石”部队。
日军的行动,早已被前出的“利刃”小队侦察员看得一清二楚。消息通过电台迅速传回林峰手中。
“鱼儿上钩了。”林峰看着电文,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第三天上午,日伪军的讨伐部队,在那名日军大队副的催促下,一头扎进了寂静的野狼峪。为了达成突袭效果,他们放弃了大道,选择了崎岖难行但看似隐蔽的小路,队形拉得较长。
当日军先头部队完全进入伏击圈,后卫也踏入峪口时,一直在暗中观察的陈大山,通过电台发出了信号。
“打!”
林峰一声令下!
“嗵!嗵!嗵!嗵!”
首先发言的是埋伏在峪口两侧高地的两门82迫击炮和所有掷弹筒!炮弹和榴弹带着死亡的尖啸,如同冰雹般砸向日军队列的中段和后段!剧烈的爆炸瞬间将日军队伍拦腰切断,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人仰马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亮剑:祝你发财啊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祝你发财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