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的灯,亮了一夜。
李双林像一尊石雕,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那个写满了线索的笔记本。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黎明前最深的黑暗笼罩着青云镇,万籁俱寂,只有他沉重而缓慢的呼吸声。
冒险从档案室获取的地图,此刻正以草图的形式呈现在笔记本上。山南头村,旧砖窑。那个红色的标记点,像一枚烧红的烙印,烫在他的心头。
去,还是不去?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经历了档案室的惊魂一幕后,似乎已经不言自明了。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坐以待毙的结果,只会是被王猛及其背后黑手用一个个“确凿”的证据钉死在耻辱柱上。唯有找到有力反击的武器,才能撕破这重重罗网。
但武器在哪里?那条神秘短信是唯一的指引,却也可能是一个致命的诱饵。
他需要更多的筹码,需要更清晰的路径,需要在行动之前,尽可能地排除风险。单凭一腔孤勇,无异于自投罗网。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笔记本上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名字和线索上——张万和、王猛、刘富贵、农机站、碧水蓝天、挪用公款、神秘短信……
大脑如同最高效的处理器,开始以数倍于常人的速度回溯、筛选、关联所有细节。这是他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他在省发改委历练出的核心能力——在庞杂无序的信息流中,捕捉到那稍纵即逝的关键节点。
他闭上双眼,强迫自己排除所有杂念,将时间拉回到那个改变一切的夜晚——张万和死亡之夜。
画面一帧帧在脑海中闪回:
紧急电话的刺耳铃声……
“碧水蓝天”会所外闪烁的警灯和围观的群众……
王猛在现场指挥若定,语气沉痛地向他汇报“张镇长可能是……突发疾病”……
医护人员抬出的担架,上面盖着白布……
派出所里初步询问的笔录……
等等!
李双林的呼吸骤然一滞!他的意识死死地“定格”在了派出所做笔录的那一幕。
当时,王猛作为现场最高指挥官和张万和的同僚,也在配合警方(实际上就是他自己的手下)了解情况。李双林坐在隔壁房间,门虚掩着,能隐约听到王猛与做笔录民警的对话。
当时他心乱如麻,并未留意。但此刻,在超强记忆力的回溯下,那段模糊的对话变得清晰起来:
民警(询问):“王所,根据我们会所工作人员和……呃,那位陪同人员的说法,张镇长是晚上九点四十分左右到的,大概十一点左右被发现异常。这段时间,他有没有和外界联系过?或者,您知不知道他今晚约了谁?”
王猛(语气沉重,带着惋惜):“这个……我不太清楚。万和同志今晚应该是私人聚会。不过……我来之前,好像听他提过一嘴,说约了个朋友晚点谈点事情,具体是谁没说。唉,谁知道会出这种事……”
就是这里!“约了个朋友晚点谈点事情”!
当时听起来,这只是一句随口的感慨,甚至带有关心同事的意味。但此刻,在李双林看来,这句话却充满了刻意引导的嫌疑!王猛在无形中,将调查方向引向了某个可能并不存在的“朋友”!
李双林的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猛地睁开双眼,眼中精光闪烁。他意识到,要揭开张万和死亡的真相,通讯记录是关键中的关键!张万和死前究竟和谁联系过?那个所谓的“朋友”是否存在?
如果能拿到张万和死亡当晚的通话记录……
这个念头让他心跳加速。作为被停职调查的镇长,他没有任何权限调取公民的通话记录。这是违法的,也是纪委明令禁止他触碰的红线。
但是……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笔记本上“王猛”的名字。王猛是派出所所长,他有权,也完全有可能在事后查看甚至“处理”张万和的通话记录。如果张万和的死与王猛有关,那么通话记录里必然有王猛不想让人看到的东西!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照亮了他的思绪——
他拿起了那部老旧的功能机。这部手机,是他此刻与外界唯一的、脆弱的联系方式。他翻到通讯录,找到了一个备注为“老钱”的号码。
钱卫东,他在青江大学计算机协会的学长,曾经是个技术极客,如今在省城开一家不大不小的网络安全公司,偶尔也接一些“灰色”地带的私活,比如帮人恢复数据、调查网络欺诈之类的。两人私交不错,但李双林为人正派,从未因私事找过他。此刻,李双林也清楚,自己的这个请求,正在滑向危险的边缘。
他编辑了一条极其简短的短信,措辞小心到了极致:“钱哥,方便时,回电。双林。”他不敢在短信里提及任何实质性内容。
按下发送键后,他将手机紧紧攥在手里,感觉掌心一片湿冷。他在赌博,赌钱卫东的义气和职业操守,也在赌这部老旧手机、这个号码尚未被完全监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日惊雷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日惊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