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陛下,此乃吉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赵祯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无法抗拒的力道从脚下传来,扯动着他本就重心不稳的身体。眼前那些该死的旒珠疯狂晃动,遮蔽了所有视线,世界在他眼中变成了一片混乱摇摆的光影。他下意识地挥舞双手想要抓住什么,却只捞到了一把空气。
“完了!”
这个念头如同冰水浇头,瞬间淹没了他的所有思绪。登基大典,当着太后、文武百官、各国使节的面,在即将坐上龙椅的最后一刻——摔跤?
这已经不是社死那么简单了!这是政治生命的终结,甚至是……物理生命终结的开始!
他几乎能预见到下一秒的场景:殿内殿外死一般的寂静,然后是无尽的窃窃私语和嘲讽目光,太后震怒,史官那支冷酷无情的笔将会写下——“帝初立,升御座而扑,仪态尽失,天意或有不允?”
他甚至可能因为“失德于天”而被废黜!
电光火石之间,他感觉自己并没有如同预想中那样重重砸在坚硬的御座或金砖地上。一左一右两只强有力的手臂,如同铁钳般死死架住了他的腋下,硬生生止住了他前扑的势头。
是那两个奉命搀扶他升座的内侍!
这两人显然是千挑万选、反应机敏、臂力过人之辈。在赵祯踩到衣摆、身体失衡的瞬间,他们几乎是本能地爆发出全身力气,稳稳地托住了这具承载着大宋国体的年轻身躯。
赵祯大半个身子悬在空中,姿势极其不雅,头上的冕旒歪向一边,旒珠噼啪作响,心脏狂跳得几乎要冲出胸腔。
整个大殿,以及殿外广阔的广场,陷入了一种极致的、令人窒息的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百官们瞪大了眼睛,张着嘴,仿佛被施了定身咒。礼乐声不知在何时已经戛然而止。负责唱喏的礼官脸色煞白,汗如雨下,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进行。
陈忠和站在御阶之下,眼前一黑,差点直接晕厥过去。
端坐在帘幕之后的刘太后,虽然看不清具体神情,但那骤然握紧凤椅扶手、指节发白的手,暴露了她内心的惊涛骇浪。
完了!全完了!
这是此刻无数人心中的共同念头。
就在这万籁俱寂、灾难即将酿成的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清越而洪亮的声音,如同磐石般坚定,骤然打破了这可怕的寂静!
“陛下——躬行大礼, 匍匐 告天, 五体投地 ,其心之诚,可昭日月!此乃 大吉之兆 啊——!”
声音来自文官队列的前列。
赵祯被内侍扶着,艰难地站直身体,惊魂未定地整理着歪斜的冕旒,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位身着紫色朝服、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的中年官员,正手持玉笏,越众而出,朝着御座和太后的方向,深深一揖。
他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大殿里,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辨。
“匍匐”?“五体投地”?“大吉之兆”?
赵祯脑子一时没转过来。我刚刚那是标准的摔跤动作,怎么到你这儿就成了虔诚行礼了?还能这么解读?这位仁兄,是个人才啊!
不仅是赵祯,殿内殿外的百官们也都被这惊天的“解读”给震住了。但能在朝堂上混的,有几个是蠢人?瞬间就明白了这位同僚是在强行“挽尊”,而且挽得极其巧妙,将一场事故硬生生扭转为了一场佳话!
立刻,又有几名反应快的官员出列,齐声附和:
“范侍郎所言极是!陛下敬天法祖,诚意感动上苍,实乃我大宋之福!”
“天佑大宋,降此祥瑞!”
“吉兆!确是大吉之兆!”
出声带头的那位“范侍郎”,此刻在赵祯眼中,浑身都散发着救世主的光芒。他迅速从原主记忆里翻找——范侍郎?莫非是……范仲淹?!那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他现在好像还是个礼部侍郎?
竟然是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有了带头的,附和的声浪立刻如同潮水般涌起。不管心里信不信,此刻所有官员都必须信,而且必须表现得深信不疑。一时间,殿内殿外尽是歌功颂德之声,仿佛赵祯刚才不是差点摔个狗吃屎,而是完成了一场前无古人的神圣仪式。
尴尬、紧张、死寂的气氛,瞬间被这股“祥瑞”的热潮所取代。
帘幕之后,刘太后紧握扶手的手,缓缓松开了。她深深看了一眼殿中镇定自若的范仲淹,又瞥了一眼御座上似乎惊魂未定、显得有些“呆萌”的小皇帝,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这个局面,能被圆回来,已是万幸。
礼官也是个机灵人,见状立刻深吸一口气,用比之前更加洪亮、更加充满喜庆的声调,高声唱喏:“升——座——!”
这一次,两名内侍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几乎是半抬半扶,将赵祯稳稳当当地“安放”到了那张宽大、冰冷、雕龙画凤的龙椅之上。
当屁股接触到那坚硬的木质表面时,赵祯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回了肚子里一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请大家收藏:(m.20xs.org)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