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从区党校回来后,街道办的氛围似乎悄然发生了变化。李建国对他的态度更加倚重,张涛也少了以往的冷淡,多了几分试探性的信任。而陈雪在几次材料修改交流之后,开始主动向他请教写作技巧,甚至在私下里也愿意多说几句。
这天上午刚上班,李建国便召集了科室负责人开会。会议的主题是关于河东区即将开展的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按照惯例,街道办会推荐一位干部作为候选人参选,既是对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群众基础的一次考验。
“这次人选,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李建国环视一圈,语气平稳。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张涛低头翻着材料,王建军则不动声色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林辰坐在角落,目光沉稳,没有急于发言。
“我觉得林辰挺合适。”陈雪忽然开口,“他在处理舆情、撰写材料方面表现突出,而且最近培训成绩也不错,说明他有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她的话一出,几道目光都落在林辰身上。
王建军微微皱眉,正要开口,却被李建国抬手制止:“老王,你先别急着反对,让我说两句。”
他转向林辰:“林辰,你怎么看?”
林辰站起身,语气平静:“如果组织上觉得我适合,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李建国点点头:“好,那我们就定下这个方向。不过,光靠我们这边支持还不够,得争取社区居民的认可。”
会后,林辰回到办公室,刘伟凑过来小声问:“林哥,你是真打算去参选啊?”
“既然有机会,为什么不试试?”林辰笑了笑,把桌上的文件理了理,“这事不光是荣誉,更是一次深入基层、了解民意的机会。”
刘伟挠挠头:“可听说这次选举竞争挺激烈的,有几个本地老人支持的老面孔,还有几个年轻人也在争。”
“越是这样,越能体现能力。”林辰语气笃定,“我需要的是机会,不是照顾。”
接下来几天,林辰开始着手准备参选事宜。他先是找到李建国,表达了自己想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并汇报了几项初步设想。李建国听后,虽然没直接表态,但眼神中多了几分认可。
随后,林辰参加了街道办组织的候选人资格审查会议。会上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林辰资历尚浅,缺乏群众基础。面对质疑,林辰不慌不忙,拿出过去几个月在街道办的工作成果,包括排污事件的妥善处理、政务新媒体培训中的优异表现,以及协助张涛完成的高质量讲话稿。
“我不是空降来的,也不是来镀金的。”他说,“我在街道办干过的事,大家都看得到。如果组织上愿意给我一个平台,我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一番话下来,原本持保留意见的人也不再坚持。
最终,林辰顺利成为正式候选人之一。
为了拉近与居民的距离,林辰决定策划一场亲民活动。他联合陈雪和刘伟,三人分工明确:陈雪负责宣传,刘伟协调场地,林辰则亲自联系赞助商,争取活动经费。
林辰利用自己对古董的了解,找到了一家本地收藏店老板。他为对方鉴定了一件清代青花瓷瓶,确认其年代与工艺后,老板十分感激,主动表示愿意提供部分资金支持。
活动当天,林辰早早来到现场布置。他穿着便装,亲自搬桌子、挂横幅,动作麻利,脸上始终带着笑意。不少居民看到这一幕,纷纷点头称赞:“这位小林干部挺实在。”
活动内容丰富,除了常规的政策咨询和便民服务外,林辰还特意安排了互动环节,比如“我有问题你来答”,鼓励居民提意见、讲困难。
一位年长的大妈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地说起自家楼道灯坏了两个月没人修的事。林辰耐心听完,当场记下,并承诺三天内解决。大妈感动得直夸他是“办实事的好干部”。
活动结束后,林辰又带着刘伟走访了几户重点家庭,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记录在案。
这些举动很快传开了,不少原本对他持观望态度的居民开始转变看法。
选举日当天,社区广场上人头攒动。林辰站在临时搭建的演讲台前,身穿整洁的衬衫,神情自信。
“各位父老乡亲,我是林辰,街道办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他开场简洁有力,“我知道,很多人对我还不熟悉,但我相信,一个人的能力,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靠行动做出来的。”
他回顾了自己在街道办的工作经历,提到排污问题的快速响应、政务新媒体的创新尝试,以及这次亲民活动的初衷。
“我不敢说自己有多厉害,但我可以保证,只要你们选我当这个居委会委员,我就一定踏踏实实做事,不推诿、不敷衍,把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来办。”
他顿了顿,语气真诚:“你们的信任,是我最大的动力。”
掌声响起时,林辰的目光扫过人群,看到几个之前参加活动的居民频频点头,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投票结束,计票结果出炉,林辰以高票当选。
当晚,李建国亲自打电话祝贺他:“干得不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林辰放下电话,走到窗边。夜色深沉,远处路灯微黄,照着社区的小路。
他低声自语:“这才刚开始呢。”
窗外风起,树叶沙沙作响。
他转身坐下,翻开笔记本,写下新的计划——
“下一步,整合闲置资源,启动旧小区改造试点。”
笔尖落下,最后一行字迹清晰而坚定。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m.20xs.org)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