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兴华的手指划过图纸上那些并排的发射管:“火箭炮!以咱们老祖宗‘一窝蜂’火箭为根底,脱胎换骨的大杀器!口径从107毫米到330毫米,一次齐射,短则6发,多则60发!威力远超同口径的重炮炮弹!”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感染力,“德国人在搞,苏联人在搞,美国人也在琢磨!但他们要搞出来,至少一年半!再完善到能用,又要一两年!而我这个,是现成的、成熟的!买了它,立刻就能造,立刻就能形成战斗力!对苏联、德国来说,有了它,战场上的火力密度能翻上三倍、五倍不止!”
旅部首长的提问如同疾风骤雨般袭来。
“苏芬战争的情报来源?绝对准确?”陈旅长目光如电,直刺核心。
宋兴华摇头,语气斩钉截铁:“来源不能说。但情报保真!首长,有些信任,比玻璃还脆,碰不得!”
“苏联为什么损失会大?”王政委追问,眉头紧锁。
“轻敌!低估了芬兰人玩命的决心和防线强度!还有,他们自己刚搞完大清洗,能干活的将军没剩几个了,剩下的指挥不了大仗!加上今年冬天,听说冷得要命,冻死坦克冻死人的鬼天气!还有,德国佬在旁边虎视眈眈,就等着苏联出丑露怯,好扑上来咬一口!”宋兴华的分析条理清晰,听得几人频频变色。
“就这一张图?值这么多?”周参谋长指着图纸,仍旧难以置信。
“参谋长!”宋兴华语气加重,“这图纸省下的,是人家几年研发的时间和砸进去的海量金钱!时间!在打仗的时候,时间就是命!就是地盘!就是胜负手!谁先拿到,谁就占尽先机!”
一直沉默的苏主任开口了,带着巨大的压力:“兴华同志,这么大的事…旅部做不了主啊!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宋兴华的目光扫过四人,最终定格,声音清晰而坚定:“卖给苏联!”他顿了顿,迎着首长们复杂的目光,“从感情、从组织关系,苏联是首选。我的底线是:六套完整的苏械师装备!外加一条能造飞机的生产线!还有配套的工程师团队、飞行教官!”
他话锋一转,带着冰冷的现实考量:“卖给德国?他们出价会更高,可能给到八套德械师加飞机线!但他们跟苏联是死敌,这买卖做下去,后患无穷,搞不好要惹一身骚!美国太远,鞭长莫及,不考虑了。”他双手撑在桌上,身体前倾,目光灼灼,“现在的问题是,我怕有人打着‘国际主义’的旗号,逼我们把图纸白白‘送’出去!所以,必须绕开某些人,直接上报延安!由最高层,那几位首长亲自定夺!但刚才我们达成的那个共识——‘共产党人是有国籍的’,这个立场,必须清晰地、毫不含糊地报上去!”
他再次指向图纸:“我们和日本鬼子最大的差距在哪?在天上!在飞机!如果我们有自己的飞机,哪怕只有几十架,能护住头顶这片天,小鬼子那些铁王八(坦克)和步兵,算个球!这份图纸,换来的飞机生产线,就是我们八路军插上翅膀,挣脱鬼子绞索的唯一机会!”
他猛地又抽出几张折叠的纸,哗啦一声在桌上摊开,那是其他几种不同口径、不同用途的火箭炮衍生型号草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射程、威力、用途。“这些是添头!但在最终决定前,核心图纸只能留在这里!”
会议室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比之前达成共识时更加沉重。四位旅首长仿佛被这巨大的信息洪流和更巨大的责任压得喘不过气。马灯的光晕在他们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每个人都在飞速地思考、权衡。2500万美元?10个师的装备?飞机生产线?国际影响?路线分歧?这一切,都系于桌上这几张薄薄的图纸。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铅块,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千斤重压。
陈旅长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桌上那几张惊世骇俗的图纸,又深深看了一眼眼前这个年轻却敢把天捅个窟窿的团长,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翻涌着惊涛骇浪。他长长地、长长地呼出一口气,那气息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宋兴华,”陈旅长的声音异常低沉,仿佛每个字都从胸腔深处艰难地挤压出来,“你…你小子…真是给我们几个老家伙,出了个天大的难题啊!”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待在这儿!哪儿也不准去!”他手指重重地点在宋兴华面前。
说完,陈旅长小心翼翼地将桌上的核心图纸和衍生型号草图,连同那些性能参数纸张,一丝不苟地卷好,紧紧攥在手里,仿佛握着整个八路军的未来。他不再看任何人,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向门口,一把拉开门,身影迅速消失在门外渐沉的暮色里,只留下急促而坚定的脚步声在走廊上回荡,越来越远。
会议室里,只剩下宋兴华和王政委、周参谋长、苏主任四人。那令人窒息的沉默再次降临,比之前更加粘稠。三位首长的目光,还残留着巨大的震惊和茫然,不约而同地停留在宋兴华脸上,又似乎穿透了他,落在某个遥不可及、却又沉重得压垮一切的地方。火箭炮、苏械师、飞机生产线……这些词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他们思维一片混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亮剑:横扫晋察冀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横扫晋察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