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钟头!整整画了四个钟头!
看着眼前这叠“军功值兑换券”,宋兴华心情大好。他小心翼翼地将所有画像收拢叠好。天色已晚,抓人倒也不必急在这一时半刻。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筋骨,油灯的光芒将他的影子长长地投在土坯墙上,带着一种猎人收网前的笃定。
晚饭的香气再次飘来。宋兴华刚端起碗,门外就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副团长赵勇那张被晒得黝黑、此刻却洋溢着兴奋红光的脸探了进来。
“团长!吃着呢?”赵勇声音洪亮,带着掩饰不住的急切,几步就跨了进来,一屁股坐在炕沿对面的小板凳上,眼神灼灼地盯着宋兴华。
宋兴华咽下一口馒头,瞥了他一眼,笑道:“我说老赵,你这趟趟跑得,比司号员吹起床号还准时。怎么,屁股底下长钉子了?坐不住?”
赵勇嘿嘿一笑,也不在意团长的调侃,搓着手,身体微微前倾,直奔主题:“团长,我这不是心里装着事儿嘛!咱们啥时候打榆社?你给个准话!需要弄模拟战场不?我这就带人去布置!”
“打榆社?”宋兴华放下碗,拿起水杯喝了口水,慢悠悠地问,“心急了?”
“能不急嘛!”赵勇一拍大腿,嗓门都高了几分,眼睛亮得惊人,“团长,你是不知道!这些天你带人出去端鬼子据点,我在辽县盯着,那变化,翻天覆地啊!”他语气激动起来,带着一种亲眼见证奇迹的震撼,“自打咱把辽县的鬼子汉奸连根拔了,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老百姓那个精气神儿,完全不一样了!以前走路都低着头,生怕撞见鬼子伪军,现在呢?腰杆挺得笔直!街上做小买卖的多了,娃娃们敢在街上跑了,地里干活的人笑声都大了!日子,是真真正正有了盼头!”
他顿了顿,神情变得无比认真:“根据地临时政府的工作,那叫一个顺!征粮、支前、组织民兵训练,乡亲们配合得很!为啥?因为大家伙儿都看得见,跟着咱们八路军,有活路,有奔头!这要是再把榆社打下来……”赵勇的拳头不自觉地攥紧,指节都有些发白,“就能让榆社的乡亲们也过上好日子!咱组织的威信,在晋东南这片地界,那就真正立起来了!团长,这仗,值啊!早打一天,就能多救不少人!”
宋兴华静静地听着,看着赵勇眼中那份毫不作伪的热切和沉甸甸的责任感。他知道赵勇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的。光复辽县带来的改变,是切切实实写在百姓脸上的。赵勇的“建功心切”,根子就在这里——他想把这份希望和安宁,带给更多还在日伪铁蹄下挣扎的同胞。
“老赵,你的心思我明白。”宋兴华放下水杯,手指在粗糙的炕桌上轻轻敲了敲,“不过,打榆社,眼下条件还不成熟。”
“啊?”赵勇脸上的兴奋瞬间凝固,急切地问,“为啥?咱新二团现在兵强马壮,炮管子比鬼子一个联队都粗!”
“兵强马壮不假,”宋兴华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可榆社不是孤城。城外还有石匣、管头两个硬钉子,特别是管头据点。”他眼神变得凝重,“那地方选得太刁钻了。一半嵌在悬崖中层,挖成了山体要塞,易守难攻。另一半在悬崖背面,挖了深入地下的掩体存放弹药。必须先拔掉这两颗钉子,让榆社彻底成为孤城,不然咱们贸然攻城,伤亡会很大,而且很容易被增援的鬼子反咬一口。”
赵勇眉头拧成了疙瘩,眼神里满是不甘。
宋兴华看着他,忽然笑了笑:“不过嘛……石匣据点,倒是可以先动一动。老赵,你要真有想法,这个任务交给你。你带队去打石匣,管头据点那边和榆社县城可能出来的援军,我亲自安排人给你盯死、拦住!怎么样?”
喜欢亮剑:横扫晋察冀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横扫晋察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