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那次弹劾风波,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虽渐渐平息,但水下涌动的暗流却愈发湍急。林默表面遵从谢琰的劝告,收敛锋芒,谨守臣节,将静思堂规制调整得合乎礼法,甚至主动将部分“逾制”的赏赐上缴内府,博得了一个“知进退”的名声。然而,暗地里,他针对太子一系的反击,已如同张开的蛛网,悄然收紧。
侯三的行动卓有成效。在巨额金钱和精心设计的圈套下,他成功地在太子詹事府安插了一名负责文书传递的低级吏员,虽接触不到核心机密,却能获知一些人员往来和不太重要的文书目录。更重要的是,他搜集到了大量关于那位弹劾林默的御史,以及太子詹事府属官刘铭的“黑材料”。
那御史表面道貌岸然,实则贪财好色,不仅收受地方官员贿赂,还在外豢养外室;而刘铭则更为不堪,利用职务之便,插手地方诉讼,收取巨额好处,甚至与一些背景复杂的商贾勾结,暗中经营高利贷,逼得数户人家破人亡。证据确凿,桩桩件件都足以让他们丢官罢职,甚至下狱问罪。
然而,林默并未立刻将这些证据抛出去。他在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一个能将这些“弹药”威力发挥到最大的时机。直接抛出,固然能打击几个爪牙,但于大局无补,反而会暴露自己的情报能力,引来太子一系更疯狂的报复。
他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将火引向更高处,甚至直接动摇太子地位的契机。那封关于太子与北朝盐铁交易的匿名密信,始终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就在林默耐心布局之际,江北将作院却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林默提供的理论指导和京口工匠们不懈的努力下,那种新型的重型弩机,历经数十次失败后,终于试制成功了第一台样品!根据测试,其射程远超现役的任何床弩,且精度和威力都有显着提升!消息被严格封锁,只有林默和少数核心工匠知晓。
林默立刻下令,将此弩机命名为“破军弩”,图纸拆分保管,核心部件在京口总院秘密生产,其他部件则由三院分制,最后统一组装。他要将“破军弩”作为一张关键时刻的底牌。
也正在此时,侯三通过那名被收买的鸿胪寺主簿,捕捉到了一条极其隐晦却又至关重要的信息:北朝方面,近期通过一个看似普通的商队,向建康输送了一批“特殊货物”,接收方似乎与市舶司某些官员有关,而这条线的背后,隐约指向了太子门下负责打理部分产业的某个家臣!
“特殊货物”?林默敏锐地感觉到,这很可能与那封密信提及的盐铁交易有关!北朝缺盐铁,而南朝严禁此类物资出境。若太子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将是致命的把柄!
他立刻下令侯三,动用所有资源,不惜一切代价,盯死那个商队和接头的太子家臣,务必查到这批“特殊货物”的真实面目和藏匿地点!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危险的赌博。对方行事极其隐秘,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甚至引火烧身。
就在侯三全力追查的同时,朝中关于漕运改革的争论也进入了白热化。谢琰力主推行更激进的改革方案,触及了许多依靠旧漕运体系牟利的官僚和豪强的根本利益,反对之声甚嚣尘上。太子一系趁机发难,指责谢琰“变法乱政”、“与民争利”,双方在朝堂上争执不下。
林默作为谢琰的重要支持者和中书舍人,自然也卷入了这场风波。他利用起草诏令和参与议政的机会,为谢琰的方案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言辞犀利,逻辑严密,引得反对派对他恨得牙痒痒。
一次激烈的朝议之后,太子少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竟在散朝后,于宫门外“偶遇”林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林舍人年轻有为,才华横溢,陛下和朝廷都寄予厚望。然则,为人臣者,当明辨是非,知所进退。有些浑水,蹚不得,有些人,更是得罪不起啊。莫要自误前程。”
这已是赤裸裸的威胁和拉拢!
林默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恭敬:“多谢少傅大人教诲。下官只知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漕运关乎国计民生,下官只是据实而言,尽本分而已。”
太子少傅见他油盐不进,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回到静思堂,林默知道,斗争的层面正在升级。太子一系已经将他视为谢琰麾下最重要的打手,必欲除之而后快。
就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侯三终于带来了决定性的消息!
“先生!查到了!”侯三风尘仆仆,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批‘特殊货物’,根本不是盐铁,而是……而是鎏金铜佛和一批精美的丝绸!但是!”他语气一转,“我们的人冒险潜入那家臣的私库,发现了夹层!里面藏着的,是与北朝往来密信的副本!还有……几份盖有市舶司特殊印鉴的空白过关文书!”
林默猛地站起身!“密信内容是什么?空白文书用途何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当死侍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当死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