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溪据点的晨雾像揉碎的纱,裹着漳水的水汽漫进后院,贴在土墙上洇出一片片浅灰的痕,风一吹,又化作细水珠滚落在青砖缝里,积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天边刚泛出的鱼肚白 —— 那白里还掺着点淡粉,是朝阳没露头时的暖光。林越站在空地上,手里攥着块墨家弟子织的粗麻布,反复擦拭掌心的汗湿与泥点。麻布纹理粗糙,蹭过掌心练剑磨出的老茧时,有点刺得慌,却比细布吸汗,能攥住掌心的滑腻。
他身前立着五根半人高的老槐木桩,是墨家弟子练臂力用的 —— 桩身被常年攥握磨得光滑,还留着深浅不一的凹痕,那是弟子们握桩发力时留下的印记。林越昨夜趁着月色把它们挪成弧形,间距三尺整,最外侧那根还挨着段丈二高的土墙。土墙是夯土砌的,表面坑坑洼洼,爬着圈褐色的枯藤蔓,根茎凸起像串小疙瘩,有的还沾着湿泥,正好能当踏点。挪木桩时他费了不少劲,槐木沉,刚下过雨的桩身滑溜溜的,第一次抱桩时差点脱手,腰腹绷着劲才稳住,现在指尖还留着槐木的凉意。
自上次在墨溪借酒意提点项少龙后,林越总觉得心里悬着块石头。项少龙虽没明说,却开始借着 “查探流民情况” 频繁出入赵府外围,可赵府的眼线也跟着多了 —— 前几日墨家弟子汇报,有三个穿短打的陌生汉子在据点外的柳林里徘徊,手里揣着短刀,眼神总往据点里瞟,显然是冲着他们来的。林越清楚,只靠墨子剑法的格挡反击不够,真遇着围堵,没有灵活的身法,迟早要陷在原地。昨夜翻完整本《墨子剑法图谱》时,他才发现最后几页用朱砂写着行小字:“闪避之要,在足在腰,借力而跃,不与力抗”,墨迹都有些晕了,却透着股老墨家的认真劲 —— 原来墨子剑法不单有攻有守,还藏着基础的身法窍诀,或许能改成轻功的底子。
“先从蹬墙开始。” 林越轻声自语,走到土墙前。他按图谱里 “侧身闪避” 的姿势站定:左脚在前,脚尖点地,右脚在后绷着劲,膝盖弯成四十五度,双手自然垂在身侧,指尖轻轻碰着裤缝。以前练这姿势只注重腰腹转得快,现在要把力道往脚上引 —— 他深吸一口气,丹田往下沉,感觉力气顺着脊椎溜到右腿,右脚掌猛地蹬向墙面,正好踩在离地四尺高的那截粗藤蔓上。
可刚离地半尺,脚掌就顺着湿藤蔓滑了。林越只觉右腿一空,身体像断了线的木偶往前扑,“噗通” 一声,膝盖结结实实地磕在青砖上。麻疼的劲儿瞬间从膝盖窜到小腿,他咬着牙没哼出声,伸手撑地时,掌心又被墙根的碎石磨破,渗出血珠,沾在土墙上,红痕在灰墙下格外扎眼。他皱着眉揉了揉膝盖,指腹触到磕红的地方,又疼又麻,再看掌心的伤口,细血珠正顺着掌纹往下淌。
“力道太散了。” 林越蹲下来,用袖口擦了擦掌心的血。他盯着墙面上的枯藤蔓,突然明白 —— 刚才光用脚腕硬蹬,腰腹没跟上,力气断了层,自然站不稳。图谱里说 “借力而跃”,不是跟墙面较劲,是要顺着踏点的力往上走。他重新站直,盯着那截粗藤蔓看了半天:藤蔓根茎有手指粗,牢牢嵌在土墙缝里,周围还长着圈细根,能蹭住脚掌。这次他没急着蹬,先踮着脚尖来回晃了晃,找脚掌发力的感觉,然后深吸一口气,丹田的力气慢慢往下沉,腰腹轻轻绷住,右脚掌贴在藤蔓上轻轻一踩 —— 不是硬蹬,是借着那点反作用力往上飘。
“成了!” 林越心里一喜。这次居然离地一尺多,右手还顺势抓住了墙面上另一截凸起的藤蔓。槐木藤蔓糙,攥在手里能感觉到扎手的细刺,却稳稳托住了他的重量。他试着在墙上停了两秒,才慢慢松开手往下滑,落地时故意把膝盖弯得深些,让脚掌先着地,再把脚跟放下 —— 果然,膝盖的震感轻了不少。掌心的伤口被藤蔓蹭到,疼得他倒抽口冷气,却忍不住咧嘴笑了,连指尖的刺都忘了拔。
【提示:基础轻功(入门 12.4%),解锁 “蹬墙借力” 基础动作,脚掌发力点控制精度 60%(成功匹配枯藤踏点),腰腹配合度提升(初步实现 “力从腰发→传肩→达足” 的发力链);当前问题:落地缓冲不足(膝盖直接受力占比 70%,易引发劳损),建议落地时膝盖微屈至 60°,重心下沉 15cm,利用股四头肌卸力】
淡蓝色的面板在眼前闪了闪,林越立刻照着调整。再蹬墙时,他把落地的膝盖弯得更浅些,重心往胯下沉,果然震感又轻了。他反复练了近半个时辰,从一尺多跃到两尺高,能在墙上停三秒,还能在藤蔓间快速换踏点 —— 右脚踩稳这截,左脚立刻接下截,像只壁虎贴在墙上。晨雾渐渐散了,朝阳把土墙染成暖橙,林越靠在墙根歇气时,才发现后背的短打早被汗湿透,贴在身上凉丝丝的,膝盖也酸得发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