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木一拍)
要说这边城的故事,真是越品越有滋味。
诸天阁的灯笼刚在暮色里亮起来,就见渡口那边摇过来一只乌篷船,船头立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手里拎着个沉甸甸的麻袋,脚步“噔噔噔”踩在石板上,直往店铺来。
“掌柜的,听说您这儿收稀罕物?”
汉子嗓门亮得像铜锣,一进门就把麻袋往地上一搁,“哗啦”一声,倒出半袋圆润的鹅卵石,石面上竟天然带着些纹路,细看像极了山水图。
“这是俺在江滩捡的,家里婆娘说看着怪好看,您看能换点啥?”
明楼蹲下身拿起一块,指尖抚过石面的冰凉,用徽章一扫,光屏上跳出“天然奇石,含微量灵气”的字样。
他眼睛一亮,这可是本地独有的宝贝!
“这样,”他指着食品铺的腊肉,“给你两斤腊肉,再添一坛米酒,成不?”
汉子笑得见牙不见眼:“成!太成了!俺家娃子就惦记这腊肉呢!”
扛着东西走时,还一个劲念叨:“诸天阁的掌柜,实在!”
这边刚送走汉子,那边汪曼春正在中医铺整理药材,就见那私塾先生气喘吁吁跑进来,手里举着片竹简,脸都涨红了:“明掌柜!您看!这石刻上的字,竟和这竹简能对上!”
原来先生带学生去古桥探查,真在桥洞石壁上发现了模糊的刻字,与之前那卷竹简的内容能凑成完整的建桥记事,连当年工匠的名字都清清楚楚。
小明赶紧把石刻拓片扫描进数据库,虚拟书店的“本地文化收录”进度条“噌”地跳到了45%。
先生看着光屏上拼接完整的文字,激动得直搓手:“这下可算全了!全了!”
明楼递过一杯热茶:“先生要是不嫌弃,我们可以把这些整理成册,让镇上的人都瞧瞧自己家乡的历史。”
先生连连点头,眼里的光比油灯还亮。
转过天来,天刚放晴,小红就领着七八个孩子跑来了,每人手里都捧着些“宝贝”——有晒干的野花,有编得歪歪扭扭的草蚱蜢,还有个小姑娘举着块半透明的云母石,说是在山顶捡的,能映出彩虹。
“俺们听小红说,你们收好看的东西!”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把柜台围得水泄不通。
明悦笑得眉眼弯弯,从文具区拿出一堆彩色折纸:“这些都能换折纸,教你们折小船、折凤凰好不好?”
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小红最机灵,拿着折纸跟着明悦学,不一会儿就折出只红船头的小船,往柜台那只木雕小船旁边一放,竟像一对姐妹船。
正热闹着,突然听见门外传来“哐当”一声,是那货郎挑着担子摔了一跤,胭脂水粉撒了一地。
他急得直跺脚,眼眶都红了——这可是他跑了半个月山路收来的货。
汪曼春让智能仿真人拿来扫帚,自己蹲下身帮着捡,见有盒胭脂摔裂了角,却没坏,便道:“这些我们都要了,按原价换,再送你双胶底鞋,下次走路稳当些。”
货郎愣了愣,突然抹了把脸:“俺……俺谢您了!”
到了夜里,明楼看着店铺信息面板上78%的信誉值,还有“本地文化收录”55%的进度,对汪曼春道:“你发现没有?这边城的人,看着粗粝,心却比沱江水还清亮。”
汪曼春正给那堆奇石分类,闻言点头:“ 可以去江滩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奇石,摆到店里当摆件,也算一景。”
话音刚落,就见窗外闪过个黑影,竟是那瘸腿少年,手里攥着把刻刀,正往吊脚楼的木柱上刻着什么。
明萱悄悄拉开窗,见他刻的是只白鹭,翅膀张得老大,仿佛下一秒就要飞起来。
少年刻完,对着诸天阁的方向鞠了一躬,一瘸一拐地跑了。
(醒木再拍)
各位看官,您猜怎么着?
第二天一早,明楼带着明宇去江滩寻奇石,刚走没多远,就见那瘸腿少年蹲在江边,手里捧着块石头打磨,晨光洒在他专注的侧脸,倒比平日多了几分沉静。
听见脚步声,他慌忙把石头往怀里塞,红着脸往芦苇丛里躲,却被明楼叫住:“小兄弟,刻的啥好东西?”
少年忸怩着掏出石头,竟是个巴掌大的石砚,砚台边缘刻着沱江的水波,虽不精致,却透着股灵气。
“俺……俺想刻个砚台,换那本《楚辞》看看。”
他声音细若蚊呐,手指却紧紧攥着石砚,生怕被抢了去。
明楼接过石砚,指尖触到冰凉的石面,见那刻痕深浅不一,显然下了不少功夫,便笑道:“这砚台刻得好,别说换《楚辞》,再送你套毛笔成不?”
少年眼睛瞪得溜圆,半晌才蹦出句“真的?”,那惊喜的模样,活像捡了金元宝。
这边正说着,江对岸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几个穿短打的汉子抬着个大木盆往河边跑,盆里竟是条半人长的大鲤鱼,鳞片闪着金红的光,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这是昨晚撒网逮着的,活了怕有十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混沌轮回之爱永恒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混沌轮回之爱永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