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4067年)春季正月初一(辛卯日),皇上驾临奉天殿接受朝贺,大规模宴请群臣和有封号的妇女,(群臣命妇)在坤宁宫朝拜皇后,(皇后)赏赐宴席。
设置巩昌、平凉二卫指挥使司。
癸巳日,皇上因为王保保是西北边疆的祸患,又任命右丞相、信国公徐达担任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担任左副将军,都督冯胜担任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担任左副副将军,汤和担任右副副将军,前去征伐沙漠地区。
皇上问众将领说:‘元朝君主在塞外徘徊停留,王保保最近率领孤军进犯我们的兰州,他的想法是妄图得到些许利益,不达到目的不会罢休。’现在命令你们出兵,应当先攻打哪里呢?
各位将领都说:‘王保保侵犯边境,是因为元顺帝还在。’如果直接率领军队去捉拿元朝皇帝,那么扩廓帖木儿就会失去势力,可以不战而降。
皇帝说:“王保保正率兵逼近边境,现在舍弃他而攻打元主,这是忘记眼前的危机而追逐远方的目标,失去了处理缓急事情的恰当方式,不是好的计策。”我打算分兵为两路:一路命令大将军从潼关出发到西安,直捣定西,来擒获王保保;一路命令左副将军从居庸关出发,进入沙漠,去追击元朝君主,使他们彼此自顾不暇地自救,没有空闲时间相互救援。何况元朝君主远在沙漠居住,没想到我军的到来,就像孤独的小猪遇到凶猛的老虎,擒获他们是必然的了。做一件事能得到两个好处,就是这样。
各位将领都说好,于是就接受命令出发了。
任命驸马都尉王恭为福建行省参政。
皇上对王恭说:“国家用人,只看才能,只要是贤才,无论关系远近都可以任用,如果是不贤之人,无论关系多亲近都不任用。福建从过去开始就很富裕,元末时受到了弊政的困扰,剥削尤其严重,百姓还没有恢复元气。现在命令你去安抚那里的百姓,你不要倚仗亲属故旧的关系,而放纵自己,给百姓带来祸患。国家的政令,根本在于公正,你不能遵守法度,失去了为人臣子的道义,我又怎么敢纵容你违法,违背天下的公论呢?”你要恭敬谨慎啊!
在此之前,皇上因为天下刚刚平定,想要了解臣民的情况,每天诏令百官都侍奉在自己身边,询问民间的情况,咨询访求政治上的利弊得失,有时考察讨论古今的礼仪典章制度,所以即使是小官也能够上殿,以至于有超越朝班位次顺序的情况。
皇上于是对宰相大臣说:“朝廷之上,礼法要放在第一位,宫殿台阶之间,要以严肃为贵。我起初想咨询和访问各种政事,所以命令百官入朝侍奉在左右,结果导致朝班的次序混乱,这可不是严肃朝仪的办法。从今以后文武百官入朝的时候,除了侍从、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指挥使、六部尚书、侍郎等官员允许上殿之外,其余五品以下的文武官员,都要排列在丹墀左右。违反的人,由纠仪官检举纠正他们。
甲午日,各道的按察司官员前来朝见,皇上于是召见御史台官员,并且告诫他们说:‘御史台官员的职责,本是用来制裁奸邪之人,审理冤屈案件,纠察矫正各类事务,肃清法纪,以此来端正朝廷风气。’然而元朝末年的御史台和各道廉访司的官员,经常假托国家法律,挟带私愤互相倾轧排挤,今天你排挤我的亲戚,明天我陷害你的故旧,就像蛇和蝎子互相用毒刺螫咬一样,最终导致国家败亡才罢休。像这样,还能让他们如何去做台谏官呢?现在你们掌管监察,应当秉持公正正直的心,弘扬善行,遏制恶行,分辨出邪恶和正直,不能因循守旧,秉持公心去谋取私利。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不但辜负了朕的委任,而且也失去了他们的职守了。
皇帝命令中书省下达文书给山东行省,招募水利工匠,从莱州洋海仓运输粮食来供给永平卫。当时永平的军需储备,所用数量很多,路途上运输很辛劳,所以有这样的命令。
皇帝下令让内外风宪官和他们的下属官员按照品级行礼。
在此之前,礼部官员上奏说:‘唐朝的法令规定:按照品级应当致以恭敬之礼但并非相互统属关系的人就不用行跪拜之礼。’另外,京城的长官要避开御史台的官员。宋朝的制度规定,上佐、州县的官员拜见本辖区的上级官员时,都要在厅堂行跪拜之礼;参谒本府的宾幕官(幕宾佐吏等)以及曹掾(分曹治事的属吏),县令、主簿、县尉参谒本府的录事(掌管文书等事的属官),主簿、县尉参谒县令,(上级官员)都要回拜答谢。现在拟定,有关部门中品级高的人与上司中品级低的人相见时,行对等的跪拜之礼。如果要以官员的统属关系,依照官品的高低行礼,那么行省郎中、府台经历、按察司佥事等官员都要拜见知府,行省府台都事都要拜见知州,行省台照磨、管勾、府知事都要拜见知县,这与唐、宋的制度不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明太祖实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