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淮海行省,苏州城。
旺山血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但那场惨烈的胜利并未能扭转整个苏州战局的颓势。
太湖水的腥气混杂着挥之不去的血腥,如同不祥的预兆,笼罩着古老的苏州城。
「虎贲校尉」杨杰被亲兵拼死抬回苏州时,已因失血过多和力竭而陷入昏迷。他那柄砍卷了刃的金翅阴阳钺被一同带回,上面凝固的暗红色血迹,无声诉说着旺山一战的酷烈。
经随军医官全力救治,杨杰虽捡回一条命,但左肩胛与大腿的创伤极重,非数月静养难以恢复。
然而,军情急如火,休养了不到三十日,当得知东唐大军已如黑云压城般攻陷旺山而后又涌向苏州时,他便挣扎着披上甲胄,主动向「淮海戍卫将军」康燕请战。
康燕看着眼前面色惨白、却目光灼灼如燃烧炭火的杨杰,心中百感交集。
他深知旺山之失,实乃后继无力,那日惨胜已是回光返照,但杨杰麾下最精锐的虎贲营几乎打光,却是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杨校尉,你的忠心与勇武,本将知晓。然身体乃杀贼之本,岂可轻忽?”康燕声音沉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惋。
杨杰单膝跪地,因牵动伤口而额头沁出细密冷汗,声音却斩钉截铁:
“将军!末将误中奸计,致旺山险失,将士血染山野,此罪难赎!今贼寇临城,正乃末将戴罪立功、以血洗耻之时!
恳请将军允末将为先锋,即便只能率小队人马出城扰袭,亦要叫东唐狗贼知我大宁仍有敢战之士!若困守城中,末将…末将生不如死!”
言至最后,语带哽咽,眼中是近乎偏执的决绝。
康燕凝视他片刻,终是缓缓点头:“好!本将便予你五百轻骑,皆为军中善战敢死之辈,归你调遣。然切记,你的任务是袭扰、疲敌、焚毁粮草辎重,而非正面鏖战。一触即走,不可恋战!这是军令!”
“末将遵令!”杨杰重重抱拳,眼中燃起复仇的火焰。
然而,局部的悍勇无法弥补整体的劣势。旺山这座屏障失陷后,苏州南线吴县、长洲接连落入敌手,东唐大军得以长驱直入,兵临苏州城下。
李逸麾下各路兵马不断汇集,连同后续增援以及旺山败退后重整的龚安部,兵力已达近六万之众,号称十万,将苏州围得水泄不通。
连营数十里,旌旗遮天蔽日,擂鼓呐喊之声昼夜不息,气势极盛。
反观苏州守军,经历旺山消耗,加之分兵守御各处要隘,城内可战之兵不足三万。
虽城高池深,粮草尚可支撑数月,但兵力悬殊带来的压力,如同巨石压在每一名守军心头。
大宁主帅赵佳锐并非不想救援苏州,苏州若失,则太湖流域门户洞开,东唐兵锋便可直指镇江城、威胁扬州府,而后渡过长江。
然其主力正被东唐另一路偏师牢牢牵制在石臼湖一线,激战正酣,寸步难移。
数道求援文书送至镇江城大营,赵佳锐阅后,唯有扼腕长叹,最终咬牙回书:
“固守待援,镇江城若稳,必亲提大军解围!”
这纸命令,于苏州守军而言,既是希望,亦是沉重的负担。
五月二十日,晨雾未散,东唐军攻势骤起。
数百架抛石机如同巨兽的骨架,在被砍秃的林地间竖起。伴随着令人牙酸的绞盘声和军官声嘶力竭的号令,斗大的巨石裹挟着风雷之声,划破天际,狠狠砸向苏州巍峨的城墙。
“轰!轰隆!”
城墙剧烈震颤,砖石碎屑四溅,留下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凹坑。
紧接着,如同蚁附般的东唐步卒,顶着盾牌,扛着云梯,在箭雨和己方抛石机的掩护下,发出震天的嚎叫,向着城墙涌来。
“稳住!弓弩手,仰射!压制贼军后续梯队!”
“滚木礌石!金汁火油!准备!”
城头上,「淮海戍卫将军」康燕甲胄鲜明,背刀而立,面色沉静如水,一道道命令清晰下达。
这位老将仿佛苏州城的定海神针,他的镇定感染着周遭的将士。
箭矢如飞蝗般落下,滚木礌石带着死亡的呼啸砸落,烧沸的金汁恶臭扑鼻,倾泻而下,城下顿时响起一片凄厉绝伦的惨嚎。
杨杰尽管伤势未愈,仍数次率领精悍小队,趁东唐军攻势间歇或夜间,悄然缒城而下,如幽灵般突袭东唐围城部队的薄弱处。
或是焚烧刚刚运抵的粮车,或是袭杀落单的巡逻队,甚至有一次险些突入东唐一处伤病营地,造成不小混乱,每每携带战果归来,也能稍稍提振城内士气。
鏖战持续三日,城下东唐军尸积如山,护城河已被染成暗红,苏州城墙破落不堪,城内匠人夜以继日于间隙修补垒砌。
东唐军的攻势虽猛,却始终无法突破康燕精心组织的防御,但所有人都知道,城破只是时间问题,没有后援、没有士气,光靠英勇无法阻挡虎狼之师。
坚固的堡垒也往往从内部开始崩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神州明夷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神州明夷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