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元六年孟夏,云梦泽畔。
云梦泽的晨雾漫过「吴王」金线蟒袍,也将赤底金凰旗洇成暗红。
前月南方军伍攻城略地,已占领广东全境,收服海战水师近万人,屯兵闽福边境直逼东南,正是潇洒畅意之时,北部进军却屡屡受挫,「左路将军」黄定釭所率部众分兵长江一线,遭朝廷军死守,屡现拉锯,城池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汉川一地竟七夺七失,反复之间不能推进。
诸葛明华陪伴在「吴王」右侧,亦是沉默不言,战局不如理想的那般顺利,夏季一到,酷暑闷热难耐,吴军大多为山地起发,山中常年气候适宜,到这平原湖泊地带,蚊虫骚扰、雨热频仍,已有大量将士三番两次患病,恐怕久拖不利。
正当二人各怀思索之时,却见吴王长子「前锋参军」吴三折捧来一坛好酒,正乘带篷小舟由船夫划桨缓缓靠岸。
另有一渔船同时破雾而来,舟头老叟银髯垂胸,鹤发童颜,竟看不出年岁来,手持一节黄竹钓竿,目光只静静盯着水面,似乎在观察哪处鱼群聚集好下杆垂钓。
双方明显互相识得,吴三折满脸带笑,先对父王和军师行了礼,又对那钓翁垂首致敬,带篷小舟先行靠岸,吴王领着诸葛明华率先上了船,另有几个精英亲卫寻来小舟陪伴左右,船夫明显吃力了些,嘴里念着号子向前方划去。
泽心小岛上,三间茅屋隐在古樟荫下。吴三折为几人各自做了介绍,原来这钓翁是前夏太佑年间的进士,在夏为官历任三帝,终不能施展牧民之法,于是趁夏朝末年乱世隐居在这云梦泽水波之间,择岛而居,颇有些卜算的名声。
一番寒暄客套过后,老学士崔邈焚香净手,礼拜堂间挂着的伏羲并古周文王画像,将五十根蓍草撒在龟甲。那蓍草遇甲自燃,不消一会儿,青烟凝成坎离卦象。
“坎为水,主北疆暗流;离为火,应南国烽烟。”老人指尖掠过龟甲裂纹,闭眼细细摸索,“王上若止步长江,可享耄耋之寿;若渡江北伐……”
「吴王」闻言失了淡定,攥住老人手腕:
“本王要的是天下!”
崔邈叹息抽手,裂纹随之一变:“亢龙有悔,然九五金鳞已现。小民须臾之间为王上瞥了一眼手相,王上命宫带桃花煞,夫人早薨,不应于己则应于子孙,沉湎女色者必损三纪阳寿;更应忌阉宦近身,此辈如附骨之疽,不利国计……”
诸葛明华袖中手指微颤,脸色也随之一变——他想起「吴王」上月与朝廷来人密谈,过程结果如何并未知晓,那人却正是阉竖。
暗暗盘算之下,他知晓后续言语亦不是自己可听得的了,于是借机营帐巡防,将「吴王」三人留在屋内,匆匆告退了。
……
此处云梦泽北侧营地内,「左路将军」黄定釭正盯着江汉一带沙盘出神,直到诸葛明华站在其左侧,方才察觉到他的到来。
三根竹签插在蛇山、龟山和黄鹤楼三处,龟蛇二山隔江相望,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要隘。二人各自寒暄了几句,话题便转到了武昌此地局势上来。
“报——武昌南水门又添二十架床弩!”斥候跪于大帐外侧,报告声洪亮,打断了二人的交谈。
诸葛明华轻摇羽扇,驱了驱上午的暑气,徐徐言道:“强攻两月折兵三万,将军,该换换风水了。
“军师,王上那边怎么说。”黄定釭满面愁容,南方战果累累,而自己却在这江汉流域拖了如此久,进也不得,退也不是,“末将不怕王上责罚,只怕耽搁王上天下大计。”
“黄将军切莫急,王上早有主张。”诸葛明华出言安慰,他料想王上长子既然已经觅得相关人士为战局卜算一番,定然是心中早有些谋划。
「吴王」向来智谋不输群僚,虽然在武昌一地耽搁多时,不能北进中原,可未必不是件好事——
现今朝政衰颓,但中原依旧兵多将广,粮饷、战马、兵源、人心等一应俱全,冒然攻城略地,则分散兵力布防各城,难守难定,何况临安虎视于江东,随时可能溯江而上隔断长江天险,使吴军南北不得呼应。
‘由此看来,王上需要一场诈败。’
诸葛明华为战事思索多日,今日晨间见了那老学士,而今终于是悟透了。
“我是个粗人,军师知道王上心意,一定要及时告知我。”黄定釭心中烦恼,言辞依然急躁,“每日看着将士们战死,心疼啊!”
是夜,调令由吴军主帐发出,「水师统领」胡海洺及其子「水师参军」胡园由广东火速北上云梦泽,「右路将军」罗至正屯驻广州教化各城,「左路将军」黄定釭率步军扼守武昌以西关卡切断各地守军联络,以「后军将军」徐晋才为「前军先锋将军」,前军转后军,「冲阵将军」吴一澄率军三万以作策应,各自屯营扎寨,待全军集合,适时而动奇袭武昌。
翌日,永安宫城,紫宸殿。
一派烟熏雾缭之景,「正元帝」黄晟呆呆的斜卧龙椅之上,听着下方的方士大讲长生万岁之事,渐渐有些失了兴趣,于是眼神越发空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神州明夷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神州明夷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