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京-京口-扬州-浦口这小小的三角电报网络投入运行,朱棣处理政务的方式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他不再完全依赖于层层递上、可能经过修饰的题本奏章,而是能通过“金铃司”的密电,直接获取第一手的关键信息。
北方边境,一小股蒙古游骑试探性叩边。以往,边将需先驰报巡抚,再转兵部,至御前已是数日之后。如今,边关烽火刚起,详细的敌情通报和边将的应对请示,便已通过临时架设的军用电报线(尝试性延伸),在当天夜里摆上了朱棣的案头。朱棣直接电令前线将领“固守要点,伺机歼敌”,并调动附近卫所策应。反应速度之快,令来袭者措手不及,被早有准备的明军迎头痛击,斩获颇丰。
江南税赋征收,以往地方常有“哭穷”、“拖欠”。如今,户部能通过电报,快速核对各地上报的粮价、商税数据,与“四海商会”等大商号暗中流通的信息交叉验证,使得一些企图隐瞒岁入、中饱私囊的官吏无所遁形。虽未明言信息来源,但皇帝对地方财政了如指掌的程度,让封疆大吏们心惊胆战,行事收敛了许多。
这种近乎“洞察”的能力,极大地强化了朱棣的权威,也让他对凌云和“金铃司”的依赖更深。赏赐源源不断流入天工院,凌云虽官职未动,但其实际影响力,尤其是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已远超寻常部院大臣。
徐理等人感受到的压迫感与日俱增。他们意识到,凌云带来的不仅仅是“奇技淫巧”,更是一种从根本上动摇他们权力基础的新规则——信息垄断被打破,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官僚运作方式难以为继。
“此子不除,我辈死无葬身之地!”徐理在密室中,须发皆张,再无平日里的沉稳,“其所依仗,无非是蛊惑圣心,倚仗那‘瞬息传讯’的妖器!欲破此局,必先毁其根基,让陛下知其术乃不祥之物,悖逆天道!”
他们不再纠缠于具体的技术细节或行政过失,而是策划了一场更为阴险的攻击——将自然现象与凌云的“格物”之学联系起来,发动一场意识形态的围剿。
机会很快到来。夏至前后,南京地区雷雨频繁。一日夜间,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一道异常明亮的闪电击中了南京城外钟山的一棵古树,引发山火,虽很快被扑灭,但景象骇人。
翌日朝会,钦天监一位被徐理暗中笼络的官员,出列奏报,言辞恳切而惊惶:
“陛下!臣夜观天象,兼查古籍,此次雷击古木,方位正对紫宫,乃天垂象,见吉凶之兆!《洪范》有云,‘雷于天地为长子,以其首长万物与其出入也。’今雷火示警,焚毁灵木,臣等惶恐推断,恐是因世间有人擅动机心,窥探天机,扰乱阴阳,故而上天震怒,降此灾异以警示君王!”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虽然没有点名,但所有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瞟向了工部队列中的凌云!擅动机心,窥探天机?这分明就是指那神神秘秘的电报线路!
周御史立刻跟上,扑倒在地,声泪俱下:“陛下!凌云弄那铁线遍布城外,引雷招火,此乃确凿无疑之实证!昔日殷纣王酒池肉林,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皆因不敬天道,故有亡国之祸!今凌云之行,较之古之昏君,其僭越狂妄,有过之而无不及!此等妖人妖术,若再不废止,恐降下更大灾殃,祸及社稷啊!”
一时间,多位官员纷纷出列,引经据典,将雷击事件与凌云的“格物”、电报网络强行关联,营造出一种“天怒人怨”的恐怖氛围。这是比任何行政弹劾都更具杀伤力的攻击,直接挑战皇帝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天命!
面对这精心策划、直指核心的指控,朝堂之上支持凌云的官员一时语塞,难以从“天道”层面进行有效反驳。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凌云身上。
朱棣高坐龙椅,面色阴沉如水。他深知这是保守派的疯狂反扑,但“天象”之事,素来是帝王大忌,他也不能完全无视。
就在气氛压抑到极点时,凌云出列了。他没有惊慌,脸上甚至带着一丝平静的,近乎怜悯的神色。
“陛下,诸位大人。”他的声音清晰,穿透了殿堂内的窃窃私语,“钦天监言雷击乃天象示警,臣,不敢苟同。”
他转向那位钦天监官员:“请问大人,可知雷电因何而生?”
那官员一愣,梗着脖子道:“阴阳激耀,天地之怒气也!”
“非也。”凌云缓缓摇头,“雷电,非天地之怒,乃天地自然之理!是云层之中,水汽摩擦,积聚电荷,至一定程度,便需释放,击穿空气,遂成雷霆闪电。此乃万物运行之常道,与人间是非何干?”
他竟试图用“格物”之理,去解释被视为神圣的“天象”!
“荒谬!”徐理终于忍不住,厉声喝道,“凌云!你竟敢妄解天象,亵渎天道!其心可诛!”
“徐尚书,”凌云目光坦然迎上,“下官并非亵渎,而是探寻。若依大人之言,雷电为天怒,那我大明立国数十载,风调雨顺之年,莫非是天喜?洪涝干旱之时,莫非是天悲?若天道如此喜怒无常,因人世些许‘铁线’便降下灾殃,则此天道,与那市井匹夫之迁怒何异?岂是孕育万物、至高无上之天道所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