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院再次高速运转起来,这一次的目标直指工业的血液——钢铁。
建造新式炒钢炉并非易事。巨大的炉体、复杂的水力传动搅拌机构、对耐火材料的苛刻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凌云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工地,指挥着每一个细节。他的腿伤因为长时间站立和行走,多次崩裂渗血,但他只是简单包扎一下,便又投入工作。
姚广孝又一次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忙碌的工地上,他没有打扰任何人,只是远远看着那逐渐成型的、结构古怪的庞大炉体,看着凌云瘸着腿却目光炯炯地指挥若定,看着工匠们虽然疲惫却充满干劲的神情。他捻着佛珠,默立良久,才悄然离去。
十几天后,第一座水力驱动搅拌棒的大型炒钢炉终于矗立起来。与之配套的,还有一个巨大的、利用水力驱动的鼓风系统,为炉膛提供更充足的空气。
开炉试炼的日子到了。炉膛内堆满了焦炭和破碎的生铁料。所有参与此事的工匠都屏息凝神,如同等待一场神圣的仪式。
“点火!”随着凌云一声令下,炉火被点燃,鼓风水轮开始转动,巨大的风压将火焰吹得熊熊燃烧。
温度逐渐升高,铁料开始熔化,形成炽热的铁水。
“启动搅拌!”凌云下令。
水轮通过复杂的连杆和齿轮,带动那根巨大的、包裹着耐火泥的搅拌棒,缓缓沉入翻滚的铁水之中,然后开始以一种稳定而有力的节奏旋转、搅动!
场面极其震撼!炽热的铁花在搅拌下四处飞溅,如同绽放的死亡之花。巨大的机械力取代了人力那吃力而不均匀的搅动,铁水剧烈翻腾,其中的碳元素与空气充分接触,迅速氧化脱碳。
老师傅们紧张地观察着火焰颜色,以及凌云特意放置在不同深度的几个陶土测温环的变化。
“差不多了!”一位经验最丰富的老炉工根据火焰和测温环的软化程度,嘶哑着喊道。
“出炉!”凌云果断下令。
利用水力驱动的倾覆机构缓缓启动,巨大的炉体开始倾斜,炽白的、仍在沸腾的铁水被倒入预热的砂模中,形成一块块红热的熟铁块。
“快!送水锤!”早已等候多时的工匠们用长钳夹起那些灼热的铁块,冲向轰鸣的水锤。
重锤落下! “哐!!!”地动山摇,火星如瀑! 锻打、延展、杂质被挤出…… “哐!!!” “哐!!!”
每一次锤击,都仿佛敲在所有人的心坎上。
一块锻打好的熟铁块被夹到凌云面前,迅速淬火降温。李头儿抢上前,用锤子敲击边缘,听其声;又用锉刀打磨表面,观其纹。
“成了!成了!”李头儿激动得声音变调,举起那块泛着青灰色光泽的铁块,“质地均匀!韧性极佳!是好熟铁!比俺老李过去一整天炒出来的还好!”
工棚里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工匠们看着那块堪称艺术品的熟铁,看着那仍在轰鸣的机器,激动得难以自已。
郭衡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然而,凌云却拿起另一块同时锻打、但工艺参数略有不同的铁块,仔细检查着,眉头微蹙:“这一块脱碳似乎过了些,略显软了。记录:搅拌时间多了一刻,炉温偏高一度(根据测温环估计),成品偏软。下次试炼,调整参数。”
他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立刻开始了数据分析和技术迭代。
接下来的日子,天工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冶金实验室。炒钢炉日夜不休地试验着不同的配料比例、炉温、搅拌时间。另一边,灌钢法的试验也在同步进行,不同配比的生熟铁叠打,记录着每一次的成果与失败。
数据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看似枯燥的数字和现象描述。工匠们从一开始的不解,到后来慢慢发现,按照凌云的“数据之道”去调整,成功的几率果然在不断提高!
优质的熟铁和初级钢料开始稳定地产出,虽然产量还无法完全满足水锤的胃口,但质量却远超外购的铁料。用这些自产好铁锻打出的兵刃,韧性和强度都有了质的提升。
消息传到朱棣耳中,这位燕王殿下再次亲临。他拿起一把用新式“自产钢”打造的腰刀,用力劈砍测试用的旧甲片,刀口仅微微卷刃,而甲片应声而裂!
“好刀!”朱棣眼中精光四射,爱不释手,“此刀锐利坚韧,堪为百炼精品!凌云,你又立一大功!”
他环视着烟气缭绕、机械轰鸣的天工院,看着那些忙碌而充满希望的工匠,沉声道:“传令!天工院所产新铁新钢,优先供给孤的亲卫营和前锋营!一应所需,倾力供给!凌云,孤要你在三月之内,让此等兵刃,装备满孤的五千精锐!”
压力再次如山般压下。五千精锐的装备,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但凌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压力,更是一种信任和前所未有的机会。
他躬身领命,抬起头时,目光越过欢呼的人群,看向了更远处。
高炉、焦炭、真正的工业化炼钢……这些念头在他脑中疯狂滋长。
钢火炼心,炼的不仅是钢铁,更是一个时代的脊梁。
他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但这火,既然已经点燃,就绝不会轻易熄灭。
喜欢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