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交州有个姓徐的商人,靠出海做买卖过日子。某天正开船呢,突然遇上超级大风,船直接被吹得没影了。
等他睁眼一看,好家伙,周围全是深山老林,密得不见天日。老徐寻思着这儿说不定有人住,赶紧把船拴好,背着干粮肉干就上岸了。
刚往山里走几步,就看见两边山崖上全是洞口,密密麻麻跟蜜蜂窝似的,里头还隐约有人声。
他凑到一个洞口偷偷一瞄,吓得魂差点飞了 —— 洞里有俩夜叉,牙齿跟一排小长矛似的,眼睛亮得像两盏探照灯,正用爪子撕着活鹿生吃呢。
老徐转身就想跑,可夜叉已经瞅见他了,立马放下鹿肉,一把把他揪了进去。随后就见这俩夜叉叽叽喳喳,说话跟鸟兽叫似的,还伸手扯老徐的衣服,看样子是想把他当点心。
老徐吓得浑身发抖,赶紧从包袱里掏出干粮和牛肉干递过去。俩夜叉尝了尝,吃得还挺香。吃完又翻他的包袱,老徐赶紧摆手说没了,夜叉立马火了,又把他抓起来。
老徐赶紧求饶:“放了我!我船上有锅有甑,能做熟饭!”
夜叉听不懂人话,还是怒气冲冲的。老徐又比划又示意,夜叉才算勉强看明白了。
跟着老徐到了船上,搬了厨具回洞,老徐捡了柴火点着,把夜叉吃剩的鹿肉炖了,端给俩夜叉。这下俩家伙可高兴了,吃得津津有味。
到了晚上,夜叉搬来大石头堵上洞口,估计是怕老徐跑了。老徐只能蜷在角落里远远躺着,吓得心都提到嗓子眼,生怕小命不保。
第二天早上,夜叉出去,又用石头堵了门,过了会儿扛着一只鹿回来扔给老徐,让他做。
老徐剥了鹿皮,到深洞里接了清水,炖了好几锅。不一会儿来了一群夜叉,围着熟肉狼吞虎咽,吃完还指着锅,看样子是嫌锅太小。
过了三四天,有个夜叉扛来一口大铁锅,看着跟人平时用的差不多。
之后,这群夜叉天天往回带狼啊鹿啊的,老徐做好了,他们还会喊老徐一起吃,夜叉们跟老徐越来越熟,出去的时候也不堵门了,待在一起跟一家人似的。
老徐慢慢能听懂夜叉的话,还学着他们的腔调说话,夜叉们更开心了,直接找了个母夜叉给他当媳妇。
老徐一开始怕得不行,母夜叉主动亲近他,老徐也就从了,母夜叉倒是挺高兴,天天留肉给他吃,俩人过得还挺和睦。
某天早上,夜叉们都起来了,脖子上各挂着一串明珠,轮流出门,跟等着迎接贵客似的。
还让老徐多煮点肉,老徐问媳妇这是干啥,媳妇说:“今天是天寿节。”
然后她出去跟其他夜叉说:“徐郎没有骨突子(项链的意思)。”
其他夜叉每人摘了五颗明珠,加上媳妇自己的十颗,一共五十颗,用野麻搓了根绳,给老徐挂脖子上。老徐一看,这珠子一颗就得值百十两金子。
没多久,夜叉们都出去了,老徐煮完肉,媳妇过来喊他:“快去迎接天王!”
到了一个好几亩地大的山洞,里头有块石头滑得跟桌子似的,周围摆着石凳子,最中间的凳子铺着豹皮,其余的都是鹿皮。
二三十个夜叉坐得满满当当,过了会儿突然刮起大风,尘土飞扬,夜叉们赶紧都出去了。只见一个巨型夜叉进来,往中间一坐,瞪着眼睛四处瞅。其他夜叉跟着进来,分列两边站好,都仰着头,双臂交叉成十字。
巨型夜叉点点头,问道:“卧眉山的都在这儿吗?”
群夜叉齐声答应。它又瞅着老徐:“这玩意儿哪儿来的?”
老徐媳妇赶紧说:“是我丈夫。”
其他夜叉也跟着夸老徐做饭好吃。立马有俩夜叉跑去把熟肉端到石桌上,巨型夜叉抓着吃了个饱,一个劲夸好吃,还要求以后天天给它做。
又瞅着老徐说:“你这骨突子咋这么短?”
夜叉们赶紧解释:“他刚来,还没备好。”
巨型夜叉从自己脖子上解下十颗明珠递给老徐,每颗都有手指头尖那么大,圆溜溜的像弹球。
媳妇赶紧接过来给老徐串上,老徐也学着夜叉的样子交叉双臂道谢,巨型夜叉这才走了,踩着风跑得飞快。夜叉们这才围着剩下的肉吃起来,吃完就散了。
老徐在夜叉国住了四年多,媳妇突然生了娃,一下生了俩儿子一个女儿,都是人的模样,不像他们妈。其他夜叉都挺喜欢这几个娃,经常过来逗着玩。
有一天,夜叉们都出去打猎了,就老徐一个人坐着,突然从别的洞来了个母夜叉,想跟老徐亲近,老徐不同意。
那母夜叉急了,一把把老徐推倒在地上。正巧老徐媳妇从外面回来,气得当场跟那母夜叉打起来,还咬断了对方的耳朵。
没过一会儿,那母夜叉的丈夫也回来了,赶紧劝开,把它拉走了。从那以后,老徐媳妇天天守着他,寸步不离。
又过了三年,孩子们都能走路了,老徐就教他们说人话,慢慢的孩子们也能开口了,虽然说得咿咿呀呀的,但已经有人类的味儿了。他们虽然是小孩,但爬山路如履平地,和老徐感情深厚,很有父子情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聊斋志异请大家收藏:(m.20xs.org)聊斋志异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