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初立,百废待兴,朝堂之上革故鼎新的政令接连颁布,市井之间也渐渐恢复了生机。然而,国库的充盈与钱粮流转的效率,始终是新帝澹台烬心头的一桩大事。新政推行需耗费巨资,整顿吏治、修缮河道、训练新军,桩桩件件都离不开银钱支撑;而各地库银转运途中损耗巨大,加之户部积习难改,运作迟缓,贪腐之风虽经严查却仍有残余,这些都像一块块巨石,压在新朝的财政命脉上,令新帝颇为头疼。
朝中老臣们虽也忧心财政,但大多墨守成规,只知按前朝旧制加减赋税、清点库银,始终难以找到破局之法。谁也没想到,最终打破这僵局的,竟是年仅总角、模样圆乎乎、透着一股机灵劲儿的老五澹台铢。
这孩子自小便对数字和金银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三岁时便能数清御花园池塘里的锦鲤,五岁时拨算盘的速度比账房先生还快,往日里几个皇子“胡闹”——无论是组建星辉营、创办新风尚文学奖,还是开设舌剑堂,所需的经费,多半都是他精打细算、甚至“生财有道”地筹措而来。他要么倒卖宫里闲置的旧物,要么给京中权贵子弟设计新奇玩具,总能在不经意间赚得盆满钵满,是兄弟们公认的“小财神”。
新帝澹台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深知老五虽年幼,却有着远超同龄人的商业头脑和变通能力,思忖再三,决定不拘一格降人才。他下旨给了澹台铢一个“国库监理”的名头,名义上是让他去户部“观摩学习,熟悉政务”,实则是存了借他那不受束缚的奇思妙想,打破户部沉疴的心思。
旨意一下,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不少老臣纷纷上书劝阻,认为让一个黄口小儿掌管国库相关事务,简直是儿戏,有失体统。但新帝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只淡淡说道:“用人之道,贵在识人善任。澹台铢虽幼,却精于计算,心思活络,或许能给死气沉沉的户部带来新气象。”
澹台铢走马上任,穿着一身特制的小官服,胸前绣着小小的铜钱纹样,倒也有模有样。他并未像众人预想的那样,先在户部小心翼翼地熟悉业务,反而一上来就雷厉风行。上任第三日,便在户部掀起了轩然大波。
他径直带着一队亲信,来到守卫森严的国库总库——那座悬挂着“宣德库”匾额、象征着传统财政权威的厚重建筑前。这座库房始建于前朝,墙体厚重,门窗皆有精铁加固,匾额是历经百年风霜的紫檀木所制,刻着“宣德库”三个古朴的大字,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澹台铢仰头看了看那块旧匾,小手一挥,干脆利落地下令:“撤了!”身后的侍卫们面面相觑,却不敢违抗,只得搬来梯子,小心翼翼地将那块饱经风霜的旧匾取下。在户部一众老官员们惊愕的目光中,一块簇新的、鎏金闪闪的巨大招牌被工匠们高高挂起,上书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皇银号”!笔力遒劲,气势磅礴,竟是老大澹台玄亲笔所书,为这新成立的“皇银号”增添了几分庄重与气势。
“这……这成何体统!”户部尚书是个年过七旬的老臣,看着那块金灿灿的“皇银号”招牌,气得胡须发抖,“宣德库乃是前朝传承下来的名号,岂能说撤就撤?皇银号?这名字听着就像市井间的钱庄,有失国库的威严!”
澹台铢却毫不在意,他踩着特制的高脚凳,拍了拍新招牌,脆生生地说道:“尚书大人,时代变了!旧名号守不住旧银钱,咱们要的是新气象、新效率!皇银号,意为皇家掌管的银钱总汇,既显尊贵,又接地气,有何不妥?”一番话怼得老尚书哑口无言,只能重重地哼了一声,拂袖而去,却也无可奈何。
不等众人从这“改名易帜”的冲击中回过神来,皇银号内部已然天翻地覆。往日里高高在上、带着冰冷栅栏的旧式柜台,被全部拆除,换成了低矮宽敞的开放式桌案,桌案上铺着厚实的青色绒布,既方便清点银钱,又显得规整大气;墙上挂起了好几块水牌,上面用工整的字迹写着“存款利率表”“异地汇兑章程”“借贷须知”,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即便是不识字的百姓,经人讲解也能明白;甚至连点算银两的秤砣、天平,都换成了老四澹台鹊特制的精密器具,秤杆上刻着细微的防伪印记,天平两侧的托盘底部还有专属的花纹,防止有人偷梁换柱。
更让人新奇的是,库房的角落还设置了专门的“咨询处”,安排了口齿伶俐、熟悉业务的官员值守,解答往来人员的疑问。整个皇银号一改往日国库的肃穆压抑,变得明亮、通透,充满了活力。
这一日,正是京官们领取俸禄的日子。往日里,户部的官员们会提前将银锭、铜钱按品级分好,京官们需亲自前来领取,抱着沉甸甸的钱袋回家,既不方便,又容易遭遇抢劫,途中的磨损也让人心疼。而今日,当京官们来到昔日的宣德库、如今的皇银号前,看到里面的变化,都不由得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五个皇兄团宠我,太子爹他慌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五个皇兄团宠我,太子爹他慌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