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翡翠素包”:荠菜、马兰头焯水后迅速过凉,挤干水分切碎,与炒香的香菇丁、五香豆腐干碎混合,淋上小磨香油,馅料碧绿如玉,清香四溢。包子皮则尝试加入了少量南瓜泥,呈现淡黄色,与翠绿馅心相映成趣。
* “如意菜卷”:将豆芽、胡萝卜丝、木耳丝、黄瓜丝等时蔬焯水断生,保持脆嫩,用极薄的面皮(甚至尝试了米皮)卷成精致的如意形,蒸制后通透晶莹,蘸着特调的酸辣酱汁食用,清爽开胃。
每一款点心,林小满都精益求精,反复调试配方和工艺,力求在口味、口感和造型上达到完美。她将“本味”和“时令”的理念贯彻到底,最大限度地凸显食材本身的鲜美。
新品即将成型,林小满开始策划上市策略。她决定采用“饥饿营销”和“故事营销”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限量供应。每日每款点心仅供应二十份,先到先得,营造稀缺感。
其次,突出故事。在店内悬挂简要说明,讲述“林记”为追求天然本味,不畏艰难,寻访汴河时鲜、山野时蔬制作点心的初衷,将危机转化为品牌故事,激发顾客的共鸣与好奇。
再次,会员优先。持“会员竹牌”的老主顾可提前一日预订,巩固核心客群。
就在“林记”上下为新系列上市做最后准备,期待以此打破僵局时,市井间关于“林记”改用“廉价”河鲜、野菜做点心的风言风语,却开始悄然传播。显然是“八珍楼”在背后推波助澜,试图将林小满的创新之举污蔑为“偷工减料”、“档次降低”。
面对这种舆论攻势,林小满毫不退缩。她索性在铺子门口立了一块小黑板,用清秀的字迹写下:“汴河本味,山野清风。林记新品,以鲜为魂,以时为令,欢迎品鉴。” 坦然面对,自信展示。
开业之日,尽管有负面流言,但“林记”此前积累的口碑和李翰林等文人的赞誉,还是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食客。当一笼笼热气腾腾、造型别致、香气独特的新点心端出来时,质疑声很快被惊叹所取代。
“这‘金鳞小饺’,鱼肉竟如此鲜嫩,毫无腥气!”
“白玉虾饼,外脆里嫩,虾味十足!”
“翡翠素包太清爽了!吃完一点都不腻!”
“这如意菜卷,蘸着酱汁,真是绝了!”
尤其是那些吃惯了油腻荤腥的富贵人家和注重养生的文人,对这几款清新健康的点心赞不绝口。虽然仍有部分顾客怀念以前的“神仙包”,但新系列凭借其独特的定位和过硬的品质,成功吸引了一批新的拥趸。“林记”的生意,在经历了断供初期的惨淡后,竟靠着这“另辟蹊径”的新品,重新焕发了生机,日营业额稳步回升。
然而,就在林小满稍稍松了口气,以为终于顶住了这波最猛烈的攻势时,石猛带来了一个从漕帮兄弟那里听来的、令人不安的消息:江南漕帮内部似乎发生了动荡,与“八珍楼”交好的那个舵主势力大涨,正在清洗异己。“黑鱼老七”那边传来口信,说后续合作……恐生变故。
刚刚稳定的漕帮渠道,再次蒙上了阴影。而那条隐藏在铺子下的神秘地道,也如同一个沉默的威胁,时刻提醒着林小满,真正的风浪,或许还未到来。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汴京早餐合伙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