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猛带来的关于生面孔窥探新铺以及“江南粮行”接触王大娘的消息,如同两记警钟,重重敲在林小满心头。扩张带来的喜悦,瞬间被巨大的危机感冲淡。“八珍楼”的触角,果然无孔不入,而且目标明确——直指她刚刚起步、尚显脆弱的供应链和内部管理。
不能再被动防御了!必须主动建立起坚固的壁垒,让对手无机可乘!
林小满彻夜未眠,结合前世的管理知识和这一世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更为系统、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她称之为 “林记规条” 。
次日清晨,在新打通、尚未完全布置妥当的宽敞铺面里,林小满召集了所有人员:父亲林老实、王大娘、石猛、阿福等四名伙计,以及两名新招的、经过石猛初步筛选的帮厨小工,共计九人。这是“林记”第一次正式的全体员工会议。
众人看着林小满严肃的神情,都意识到有大事宣布,气氛不由得紧张起来。
林小满站在众人面前,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声音清晰而坚定:“各位,‘林记’能有今日,离不开大家的辛苦付出。但树大招风,如今我们名声在外,觊觎者、使绊子的人也不会少。要想把这份家业守住、做大,光靠我一个人,或者我们几个老面孔,是远远不够的。从今天起,咱们必须立下规矩,各司其职,同心协力!”
她将连夜写好的“规条”逐条宣布:
一、岗位职责明确化:
* 林老实:总管后厨杂务,监督食材初步验收,负责基础面点制作(如白案馒头等)。
* 王大娘:专职食材清洗、择选、预处理,建立每日食材品质记录簿。
* 石猛:负责铺面安保、人员调度、外送路线规划与监督、以及重要采购(如油脂、香料等)的陪同与核验。
* 阿福等伙计:分设前厅接待(点单、打包、收银)、后厨传递、专职外送三组,定期轮换,并需熟记基本菜品特点。
* 新招帮厨:听从林老实和王大娘安排,负责辅助清洗、搬运等重体力杂活。
二、流程标准化:
* 采购流程:所有食材采购,必须两人以上同行(石猛必须参与其一),定点(与信誉好的老供应商签订契约)、定量(按每日预估销量采购,避免积压)、定价(明确价格,杜绝回扣),票据齐全,当日入账。
* 制作流程:核心馅料调味仍由林小满亲自掌握,但基础准备工作(和面、剁馅、洗菜)按标准操作,确保卫生和效率。推出“每日特色”与“常规供应”菜单,合理分配产能。
* 服务流程:前厅伙计需使用统一话术,微笑服务;外送伙计必须检查食盒封条,按规定路线时间送达,面对客户质疑有标准应对口径(如“东家定规,确保品质”)。
三、安全保密条例:
* 严禁任何员工向外人透露配方、工艺、进货渠道、每日营收等核心信息。
* 非工作时间,未经允许不得在铺内逗留。原料库、银钱柜钥匙由林小满和石猛分别掌管。
* 发现可疑人物或事件,必须立即向石猛或林小满报告。
宣布完毕,林小满目光锐利地看向王大娘,特意加重语气:“特别是保密这一条,至关重要!无论对方许以何等重利,或是以何等方式威胁,一旦泄露,便是毁了‘林记’的根基,也毁了大伙儿的饭碗!望各位谨记!”
王大娘脸色一白,羞愧地低下头,连连保证:“小满你放心,大娘再糊涂也不敢了!”
林老实和石猛率先表态支持,伙计们见规矩清晰,赏罚分明(林小满也宣布了根据表现提升工钱和奖金的计划),也都纷纷点头,表示愿意遵守。
这套“规条”的推行,初期虽然有些繁琐和不适应,但很快显现出效果。分工明确后,效率显着提高,混乱的场面得到控制;流程标准化减少了出错率;安全条例的强调,让每个人都绷紧了警惕的弦。尤其是石猛,他将安保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夜巡查,使得那些窥探的“生面孔”再难靠近核心区域。
“林记”的经营,开始从依靠个人魅力和手艺的“人治”,向依靠制度和流程的“法治”初步转型。虽然依旧稚嫩,却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内部整顿初见成效,林小满稍稍松了口气,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新店面的布置和新点心的研发上。她深知,要保持竞争力,必须不断推陈出新。
然而,就在“林记”逐渐步入正轨之际,林小满隐隐感觉到,来自靖王赵琰那边的“关照”,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以往,赵琰虽不常现身,但总会通过随从或王公公,在她遇到重大危机时及时传递消息或施以援手。但自千叟宴后,尤其是“林记”扩张以来,这种联系明显减少了。那位沉默的随从未再出现,王公公也音讯全无。就连她偶尔想起赵琰那句关于“吸管汤包是福是祸”的提醒,试图琢磨其深意时,也得不到任何来自他那边的反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汴京早餐合伙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