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气质,也因此变得更加内敛、深沉。多年的历练,让他眉宇间少了几分当年的锐利锋芒,多了几分不怒自威的沉稳。他话变得更少,但每一句都经过深思熟虑,往往能直指问题核心。只有在极少数与靳从起、于小海等老兄弟私下喝酒时,他眼中才会偶尔闪过昔日那种属于山林和大海的野性与不羁。
他办公室的布置,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这种矛盾与坚守。宽大的红木办公桌、真皮座椅、现代化的通讯设备,符合他如今的身份。但办公室最显眼的墙壁上,却醒目地挂着他那杆保养得油光锃亮、仿佛随时可以击发的双管猎枪,以及那张已经泛黄、上面用不同颜色笔迹标注了无数记号的渤海湾海图。这两样东西,与这个现代化的办公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是曹云飞为自己划下的精神底线,提醒着他勿忘来路,牢记根本,他的力量源泉,始终是那片山林和那片海。
树大招风。山海集团的快速崛起和丰厚的利润,不可避免地触及了原有市场格局中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也引来了一些嗅着金钱味道而来的贪婪目光。有本地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的老牌渔业公司,利用其在渠道和政策层面的优势,明里暗里地对山海集团的船队进行挤压和刁难;有来自南方资本雄厚、手段凌厉的商业大鳄,觊觎“山海关”品牌在山货市场的独特地位和潜力,试图以高价收购、渠道垄断等方式,将其纳入麾下;甚至还有一些地方上的宵小之辈,以为山海集团是块可以随意拿捏的肥肉,试图以各种不正当手段,比如在运输环节制造麻烦、散布谣言、甚至威胁恐吓,来分一杯羹。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几年,曹云飞没少在商场的波谲云诡中周旋。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在一次次实战中历练出的日渐精进的商业手腕,以及那份源自山林猎人血脉的、对危险和阴谋近乎本能的敏锐直觉,他一次次识破了陷阱,化解了危机,守住了这份越来越大的家业。有时是借助官方的人脉关系(如与赵副县长等人维持的良好互动)进行斡旋;有时是利用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进行反击;有时,也不得不展现出强硬甚至冷酷的一面,让那些试图伸过来的黑手知难而退。
但长期的劳心劳力,在一次次权衡、算计、博弈中,也在他身上刻下了看不见的痕迹。偶尔,在深夜,当所有人都已离去,他独自一人留在空旷的办公室里,面对窗外城市的璀璨灯火,处理着仿佛永远也处理不完的文件时,他会感到一阵从心底深处涌上的、难以言喻的疲惫。这种疲惫,不同于在山林里追踪猎物一天一夜的体力透支,也不同于在海上与风浪搏斗后的精疲力尽,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倦怠,一种对眼前这种充斥着算计与纷争的生活方式的深深厌倦。
他会恍惚地想起兴安岭冬夜寂静的星空,想起林间松涛的低语,想起渤海之上那带着咸腥气息的、自由的海风,想起和靳从起蹲在雪地里,就着一壶烧刀子,啃着冻硬的干粮,却觉得无比痛快踏实的日子。那些记忆,如同清冽的山泉,洗涤着他被世俗尘埃覆盖的心灵。
他知道,自己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在这条不断扩张、追求更大规模和利润,却也伴随着无尽纷争、需要时刻提防明枪暗箭的商业道路上走下去,直至成为自己曾经或许并不想成为的那种,完全被财富和权力定义的人?还是……
一个声音在他心底越来越清晰:是时候做出改变了。为了自己,也为了这份事业的未来。
喜欢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