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姜砚山没有登门,姜继安心中还算平静,毕竟对方刚刚回京,听闻圣上召见他在宫里待了一整日。
可过了第二日,姜砚山依旧不见人影,姜继安心中不由得泛起了嘀咕。
朝中事务有这么繁忙吗?还是母亲没有告诉姜砚山接他回去?
不应该啊......
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姜继安心中隐隐不安。
他唤来高福询问,“这两日府上可有派人来?”
高福摇头,“老爷,府上没人来过......要不,您明日回府上一趟?左右您是要去看老夫人的,回去也没人会说什么。”
姜继安沉思片刻,“不妥。”
他若这时候回去,那他先前的坚持算什么?岂不是会让大房以为,是他按耐不住先低头了?
“此事急不得,”姜继安面色沉沉,“再等等吧。”
“是,老爷。”高福应道。
没想到这一等,便等到了两日后。
傍晚时分,姜继安刚刚下值回到家中,就听高福在院子里面喊:
“老爷!大爷来看您了!”
姜继安心中一喜,连忙快步走了出去。
推开房门,在看到站在院子里的姜砚山那一刻,姜继安倏地红了眼眶。
他几步奔到姜砚山面前,激动地拱手行礼,声音哽咽,“大哥......”
姜砚山伸手将他扶起来,面上笑意淡淡,“继安,大哥回来了。”
姜继安直起身,回握住姜砚山的胳膊,将他上下打量一番,满脸心疼,“大哥,你消瘦了许多......这一仗打了三年,真的辛苦你了!”
姜砚山笑笑,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继安啊,你也清减了不少,该注意身子才对。”
姜继安神色动容,“多谢大哥关心。”
兄弟二人寒暄一番,姜继安暗自打量着姜砚山的神情,总觉得他对自己没有以往那般亲近了。
是他的错觉吗?
姜继安正了正神色,笑着邀请,“大哥,院里风大,咱们进屋聊吧?”
没想到姜砚山却拒绝了,“不必,边关的北风比京中的灵凛冽十倍,这点小风算不得什么,我已经习惯了。”
说罢,他一撩长袍,随意坐在了院子里的石凳上。
姜继安眼底暗了暗,心里有些不悦。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吩咐高福沏一壶热茶来。
院子里只剩下他们兄弟二人,姜继安觉得在院子里也好,没有旁人打扰,方便他们说话。
高福端来一壶茶,姜继安打发他下去,亲自为姜砚山斟了一杯热茶。
“大哥,家里没什么好茶,将就喝点儿吧......”姜继安故意说得凄苦,好让对方感受到他的难处。
可他忘了,姜砚山一直待在边关这种苦寒之地,境况要比他现在辛苦得多,怎么会因为一杯清茶就对他心生怜悯呢?
姜砚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面上没什么变化,只是话明显比以往少了许多。
姜继安看在眼里,心中忍不住猜测,难道母亲训斥大哥惹他不高兴了?
母亲不喜大哥,有时候会当着他的面对大哥破口大骂,每当那时大哥就和眼下这般面无表情,连话也不想说。
思及此,姜继安放下心来。
不管姜砚山愿不愿意接他回府,至少他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哪怕自己心里再不高兴,姜砚山也不会说出半个“不”字,毕竟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姜继安对此深信不疑。
喝了一口热茶,姜继安微微笑道,“大哥,这次在边关待了这么久,该是很想家吧?”
姜砚山握着茶杯,闻言抬头望向天空,低低叹息,“是啊,三年没归家,家里一切都变了......”
姜继安没有听出他话里的深意,附和着点头,“府里去年才刚刚重新修整过......大哥在边关过得如何?”
姜砚山笑笑,“还是老样子,苦寒之地没什么特别的。”
兄弟二人坐在院子里谈天,姜继安关切地询问着姜砚山这三年的日子,气氛和谐温馨,好似回到了过去一般。
天渐渐暗了下来。
姜砚山迟迟不提接他回府一事,姜继安心中不免有些着急。
大哥心里还有什么顾虑?难不成......是为着柯儿的事情?
不行,他得想想法子才行。
看了眼天色,姜继安起身提起茶壶,一边给姜砚山斟茶一边开口,“大哥,今晚留下来吃饭吧?我让孙嬷嬷煮几个你爱吃的菜。”
姜砚山没有接话,只是将院子打量一番,沉声询问,“这院子有些狭小,你们一家人住得惯吗?”
答案显而易见。
见他主动提起,姜继安自然是顺坡下驴,他长长叹息一声,“唉......大哥,是弟弟不孝,惹得母亲生气,无颜再留在府中,无奈只能分家。”
“只是搬到这座小院后,生活多有不便,主子和下人们挤在一处,确实有些拥挤了......”
姜砚山点点头,“当初怎么不寻个大些的宅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破大防了!重生后反派都想刀我请大家收藏:(m.20xs.org)破大防了!重生后反派都想刀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