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愣住了。
她看着老人眼中那坦然的光,缓缓收回了那支价值连城的药剂。
她笑了,那是释然的笑。
离开村子时,她将那包“护魂散”,悄悄埋在了村口一棵老槐树的根下。
十年后,此地传说,那棵老槐树开出的花,瓣呈淡金,其香能醒神明目,闻之忘忧。
更北的滔滔大河边,蓝护卫看着眼前的一幕,几乎忘记了呼吸。
一群半大的少年,正在进行潜水捕捞的训练。
他们赤着上身,腰间都系着一根五彩丝绳,绳子的另一端,握在岸上的同伴手中。
少年们依次潜入水中,岸上的同伴则一动不动,只凭手中丝绳的震颤来感知一切。
蓝护卫起初只当是简单的求救信号,可他细看之下,瞳孔猛地收缩!
那丝绳的抖动频率和节奏,竟是一套极其复杂的暗语!
三短一急,是“氧气不足”;一长两缓,是“前方遇障”;连续的轻微震颤,竟是“发现鱼群,方位左三”!
甚至,那抖动的节奏快慢,还与水下少年呼吸的深浅完全同步!
他身为前井卫统领,深知这套信号传递的效率,已远超军中最精锐的斥候!
他走上前,询问教练,那是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一条手臂的独臂老兵。
老兵咧嘴一笑,露出豁达的牙:“这可不是我教的。去年这儿发大水,几个娃被冲进了涵洞里,黑漆漆的啥也看不见,就靠一根草绳互相拉着,硬是撑了三天三夜。出来后,他们就说,‘水里的声音,比人话清楚’。后来就琢磨出了这套东西。”
蓝护卫缓缓蹲下身,看着那一条条在浑浊河水中若隐若现的彩绳,它们像血脉,像神经,连接着岸上与水下两个世界,传递着最原始也最精准的信任。
他忽然想起,苏烬宁在决定赴死前,最后一次见他时,曾平静地对他说:“蓝护卫,你要相信,这世上,总有人比我更懂得,要怎么活下去。”
他一直不懂,此刻,他懂了。
他缓缓站起身,从怀中摸出那块陪伴他一生、象征着无上荣耀与忠诚的井卫统领铭牌,用尽全力,将它扔进了滚滚河心。
金属没入水流的刹那,没有回音。
只有一只银色的鲤鱼猛地跃出水面,鳞光在日光下闪烁,一如当年她眼中那决绝而明亮的光。
高原,碧蓝的圣湖之畔,阿阮终于停下了脚步。
她看到一群牧民,正围在湖边,用一种古老的、以鹰骨制成的骨笛,吹奏着奇异的曲调。
悠远的声音里,远方的雁群竟随之变换阵型,时而盘旋,时而俯冲,最终井然有序地落在指定的草场。
阿阮闭上眼,将自己的神识沉入那风中的笛声。
她惊骇地发现,那看似简单的音调里,竟嵌套着一层极其细微、若有若无的共振波——那分明是《共感文》中最高深的心法“群心引”的雏形!
但它却更加质朴、自然,仿佛并非来自人力,而是与天地同频。
她追问吹笛的老者,那智慧是如何得来。
老者指着湖心一块孤零零的黑石,答道:“不是我们想的,是雁教我们的。每年春天,总有一只离群的孤雁,会落在那块石头上,对着天空,凄凄地叫上七声。我们听得久了,就学会了。”
七声……
阿阮的心猛地一颤。
她将全部的感知力凝聚,穿透时空的迷雾,探向那七声鸣叫背后最原始的印记。
刹那间,一段熟悉到让她灵魂战栗的意识碎片,涌入她的脑海——
那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一个刚刚重生的孤独灵魂,在冰冷的宫墙内,仰望星空,用尽全身力气,在心底发出的第一声呐喊:
“我不想一个人醒来!”
阿阮浑身剧颤,泪水夺眶而出。
她终于释然。
她那无处安放的孤独,她那撕心裂肺的祈愿,早已化作了这天地间万物的呼唤,化作了雁群与牧人之间无声的盟约。
她解下自己发间那根青色的发带,那是历代共感文传承者的信物。
她没有丝毫犹豫,将其轻轻投入湖中。
发带随波逐流,缓缓飘向湖心的黑石。
次日清晨,牧民们惊奇地发现,那块黑石之上,竟长出了一圈极淡的青苔,形状宛如一个温柔的微笑。
当夜,林墨夜宿在一处荒野驿站,大地忽然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颤动。
她本能地扣住腕间的银针,想要施针定神,却在下一刻,听见了远处旷野上传来的、一种奇特的敲击声。
咚、咚、咚——三声短促。
停顿片刻。
咚——一声悠长。
节奏精准,仿佛在与大地的脉搏对话。
她循声而去,月光下,竟是一群农夫,正轮流用特制的铁镐敲打着地面,而另一人则俯身,将耳朵贴在地上,仔细记录着回音的长短与虚实。
他们称此法为“地脉问安”,每日三次,雷打不动,用以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预判来年的收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