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樊楼,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今夜,三楼最雅致宽敞的一个阁子“醉仙居”被包了下来,里面觥筹交错,气氛热烈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伤。
任长卿在此设宴,专为犒劳随他出生入死的曹猛等十三名亲卫。当然,如今只剩下十人。
桌上摆满了樊楼的招牌佳肴,琥珀酿、羊羔酒香气四溢。曹猛等人早已换下了戎装,穿着崭新的武官常服。曹猛如今是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正经的七品武官,地位已然不同。其余九人,最低的也授了殿侍或是三班借职,成了九品官身。这与他们之前仅仅是权贵家将、甚至有些是军中低阶士卒的身份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可谓一步登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愈发活络。被留在东京看家的另外十名亲卫也受邀作陪,看着昔日同袍如今个个官身荣耀,羡慕得眼睛都红了,纷纷端着酒杯上前。
一个性子最急的,名叫孙胜的,红着眼圈对任长卿道:“主君!下次!下次您无论去哪儿,务必带上俺们!瞧曹大哥他们,跟着您去西北走一遭,这前程就有了!俺们留下来看家,日日提心吊胆,听到前线消息是又喜又怕,只恨自己不能随侍左右,为您挡箭!”
“对!主君,下次一定带上我们!”
“俺们绝不给主君丢脸!”
另外几个留守的亲卫也纷纷附和,语气激动,甚至有人真的抬手抹了把眼角。
任长卿看着他们,心中五味杂陈。他举起酒杯,示意众人安静,脸上带着笑,眼神却有些悠远:“诸位兄弟的心意,长卿明白。只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曹猛等人,“这前程,是曹猛、老韩他们用命搏来的。西北一行,我们去了十三人,回来十人。老韩,还有张五、李七,永远留在了盘蛇谷,留在了萧关外。”
提到逝去的兄弟,热闹的气氛瞬间沉寂下来。曹猛等人低下头,眼圈发红,紧紧握住了酒杯。
任长卿声音低沉下去:“那不是什么好去处。烽火连天,刀箭无眼,今日把酒言欢,明日可能就马革裹尸。我任长卿,不想再有下一次了。” 他这话是真心实意,那场大火的惨烈和失去同伴的痛楚,至今仍刻在他心里。
曹猛深吸一口气,猛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哑声道:“主君说得是!这功劳,是用兄弟的血换的!俺曹猛这辈子,忘不了老韩他们!”
任长卿拍了拍他的肩膀,缓和了语气,对众人道:“不过,如今曹猛他们既已受了朝廷封赏,便是国家的武官,日后需按时去殿前司或各自分配的衙门上值,恪尽职守,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时时跟随在我身边护卫了。”
众人闻言点头,这是规矩。
曹猛立刻道:“主君放心!俺们虽然要去上值,但护卫主君和府上安全绝不能松懈!孙胜他们十个,身手胆识都是好的,只是缺个机会。俺回头就去找以前在军中、在京里结识的好兄弟,都是信得过的硬手,再为主君补上一队亲卫,定保主君和府上万无一失!”
任长卿点了点头,这正是他需要的。他升官,看似风光无限,但他深知历史的走向。官家病重的消息虽被严密封锁,但高层已有风声透出,立储之争已近白热化。这意味着,兖王狗急跳墙、发动宫变的时间恐怕不远了。届时,东京城必是一场大乱,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曹猛等人有了官身,反而在某些时候不便动手,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身手高强的私人护卫力量,至关重要。
“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务必谨慎,宁缺毋滥。”任长卿郑重嘱咐。
“喏!”曹猛抱拳领命。
宴席散后,已是月上中天。任长卿并未直接回府,而是在孙胜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东京城一处偏门的值守房。
值守的军汉正是阿宝。他看到任长卿深夜来访,十分惊讶,连忙行礼:“阿宝见过公子!”
此时的任长卿身着常服,但气度已然不同。他温和地扶起阿宝,便让阿宝告个假,随他来到附近一家尚未打烊的茶楼,要了个安静的雅间。
“阿宝,”任长卿屏退了赵大和钱二在外守候,亲自给阿宝倒了杯茶,“我去了西北这些时日,你在这城门上辛苦了。”
阿宝受宠若惊,双手接过茶杯,憨厚地笑道:“公子说哪里话,阿宝本职而已。倒是公子听说你在西北差点就…阿宝担心死了,”阿宝转念又笑道:“公子在西北立下泼天大的功劳,东京城的人都听说了,真是……真是给咱们长脸!”
任长卿看着他,沉默片刻,忽然问道:“阿宝,你可曾怨我?去西北建立功勋,却没有带上你。”
阿宝愣了一下,随即连忙摆手:“没有!绝对没有!公子待阿宝恩重如山,阿宝只有感激!说实话,看到曹大哥他们跟着公子,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小的……小的确实羡慕,但绝无怨怼之心!那是他们应得的,也是他们拿命换来的!小的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能安稳守着城门,已是托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寒门青云:穿越知否之逆袭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寒门青云:穿越知否之逆袭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